第110章 十里红妆[第1页/共2页]
见到这些嫁奁的看客,内心莫不大叹丞相府的豪阔。毕竟是天下第一富商好东西也不会少的。
盘点了一遍又一遍,确认再无遗漏,李氏才舒了口气,到仲春初四这一日晌午,将嫁奁顺次抬出了库房,铺陈在前院的天井里,就待次日一早,安排好的送嫁步队,将之吹锣打鼓地送入将军府。
当即,温婉儿红了脸,直红到耳根、脖颈处,连身上都隐有发烫的迹象。
李若睨了她一眼,“不是家传宝贝,是给你压箱底的宝贝。”
老太爷与老夫人俩合计后,预备给温婉儿三十倾良田、六间地段上佳的铺子;再是东西两大街上的四合院两座,一座三进,一座五进;位于都城西郊的温泉别院一座;位于东郊、含山头的庄子一座。
“是啊。”李若抬手敲敲死党的额:“明天送嫁、后日出嫁,这个时候竟然站在窗前发楞!还感喟……小小年纪,感喟做甚么!没得叹掉了好运!该打!”
“啐!我才懒得去想那些边儿都没的事!在家吃好喝好睡好玩好,别提有多舒坦!干啥非得劳民伤财、劳心费心肠被抬去一个连茅坑都不晓得在哪儿的人家?还得挖空心机地奉迎婆母小姑、为未曾会面的男人生儿育女?”李若撇撇嘴,对嫁人那档子事,始终存有架空心机。
在前院晃了一圈来到温婉儿院子的李若,斜睨着眼,似笑非笑地打趣起温婉儿:“这一抬出去,足足的十里红妆啊!还不羡煞人?”
“等你们哪天嫁人,家里人给你们筹办的,何止十里,二十里、三十里怕是都不止!”温婉儿笑着打趣。
李若解开红绸缎,翻开了长方形的红木盒,里头装着的似是一本画册。
“另有东西给我啊?”温婉儿笑嘻嘻地说:“可别把库房给搬空了哟!你爹要晓得了,会心疼地躲在被窝里偷哭的!”
是以,当丞相府的嫁奁一并列开于院中,并经最早一批围观的亲朋归去传论后,上门旁观的亲朋就更加多了。乃至有前院接待来客的丫环小厮,得空时在私底下侃言:这府门的门槛都快被踏平了。
“就你会说!不过我有点东西要给你。”李若说完一副鬼鬼祟祟的模样。
“大喜日子,叹甚么气!多不好啊”欧阳阴沉声说到。
然后拉着她走到床边,俩身子挨着身子在床沿坐下。
大魏有个不成文的婚嫁风俗,亦即在女方送嫁的前一天、统统嫁奁铺陈于院中后,只如果添了妆的亲朋老友,都能上门围观。一则图个热烈,二则可做比对,特别是家有待嫁闺女的,更会挨个瞧个细心。
再就是田产、铺子。这个就多了。
李若捧起这本画册,眼底略害羞意地将折叠本钱的画册一一拉开、揭示于女儿面前。
这个风俗,打畴前朝初期就有了。最后源于送嫁筹办。女方家怕次日才从库房往外搬抬嫁奁,赶不上送嫁、误了吉时,就在前一日,纠集各路亲朋,帮手将嫁奁从屋里抬出来,安设在便利送嫁的空位上。如遇气候不好,就摆设在厅堂、廊檐下,如果雨雪斜落,会淋到嫁奁,就在上头粉饰一层油毡布。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了提早一天揭示于院中供亲朋老友抚玩的风俗。如此一来,不管平头百姓、还是官富人家,对嫁奁的筹办,就更加讲求了。可像丞相府这么豪阔大手笔的,也在少数。
她担忧的是,嫁去齐王府后,要如何讳饰?齐王府必然会拨几个丫环婆子到她房里,就算拨给她使唤的人,都被她安在外房没机遇进入阁房,可日渐大起来的肚子,不管如何讳饰,迟早会被人看破吧?到当时,她该做何解释?还是甚么都不说,全数交由萧锦杭卖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