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回 群雄归心[第2页/共2页]
赵承宗亦不做谦善,只在一旁对劲的点头。此时的赵承宗,摇身一变成为一个满腹经纶的才子,在一帮武夫之间超但是出。
“赵某有言在先,我此行只为杀敌,不为功名,高老迈切莫再提此事。”赵承宗言辞切切,主张已决。
只见赵承宗走向高胜寒,向其借来金色铁铉弓,又走下台来。世人无不猎奇等候,皆睁圆了眼睛盯着他。此弓比银色巨弓更加粗大,非过人臂力而不能开弓,放眼当今江湖之射箭妙手,也就只要其兄长能用,高致远不由悄悄对劲。却见赵承宗不急不缓的来参加中心,俄然一个回身便完成开弓射箭,待世人反应过来时候,已经有飞雁中箭从天而降。场中立即有人跑去捡来,了不得,赵承宗以一支箭连中两只大雁。高致远骇然不已,唯有深深佩服。
打算安排好以后,便是劝说薛安闲、石横生等人来投的题目。或许这本不算甚么题目,但在行伍之间要找出文采卓著之辈,便就难于登天了。而这一点,却难不倒赵承宗,一盏酒的工夫,一篇洋洋洒洒的文章就面世了。高家兄弟相互勘阅,不由拜读起来,顿时感觉笔墨之间寓情于礼,豪气冲天。
世人不由对这个青年人刮目相看,只因他是红莲教弟子。红莲教始创于安史之乱,以祈求承平,庇佑众生为教义,经两朝生长,现在已遍及湘、赣、闽越诸地,教众信徒浩繁。特别是那红莲教主司马重城,可谓隐世之高人,只是红莲教亦教亦派,常以方外居处,外人对其更多只是道听途说,如此便更加显得奥秘起来。
“行军兵戈,天然不比江湖单打独斗,对于时势把握需非常精确,特别要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赵承宗随即说道:“这一点高首级做的非常到位,故而时有斩获。但是恕我直言,我们初来此地,而金贼据此久已且人数浩繁,我们以寡敌众实难有更高文为。”
“我晓得东有泗州石横生八百懦夫、西有大散关薛安闲上千豪强,其他游勇亦不计其数,如能结合纵横,必能大有作为。“赵承宗指着舆图阐发道,世人亦几次点头附和。
高胜寒只好作罢,但如果赵承宗不担负首级,前来投奔的豪杰如何能服高家双雄调剂呢?这实在是个题目。
被赵承宗在众部属面前如此夸奖,高致远实在脸上有光,不免要沾沾自喜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