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后记[第2页/共2页]
当年在写这本书的时候,有一个片段我曾经踌躇过是否要写进故事。
我至今记得本身当初的答复。
在畴昔的光阴里,最要紧的事,是我通过各种体例辩白人生本相而得出的结论:笔墨仍然是我在这个天下上所能够寻获的独一救赎。
放学以后我常常单独一人,背着书包,尽能够地放慢脚步,在一段烧毁的铁轨上踉踉跄跄地走着。
在我幼年时,也曾经听写作的前辈和朋友描述过本身与作品的关联,有人将其称为母亲与孩子的干系,意味着创作划一于精力临蓐,亦有疼惜之意。
这本书的老版出版于2010年,那一年我23岁,写完这本书以后,开端长途观光。
那种暗中既有和顺,且充满安然感,如果肯循分守己的话,确切是喧哗天下以外独立存在的一个出亡所,可我想要在这类暗中上弄出一个口儿来,钻出去,去承接炎炎骄阳或是兜头的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