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宝四[第1页/共4页]
宝四见面前的公子哥儿并不肯意透漏本身的名姓,也不诘问,随口道:“这个,公子爷请了,你看这气候酷热,不知小人可否跟公子爷讨碗茶喝,恰好,也给公子爷您细心分辩。”
少年公子身后的故乡人端着茶壶顺手倒了半杯茶,晃了晃茶杯让茶稍稍凉一凉,然后一口喝下。这才接着给公子和那位教员爷各斟了一碗茶,随后不声不哈的退回了一旁。
说到这儿,中间不知是谁扯着嗓子问了一句,“是那两条饿狼?”
端起茶碗喝了口茶润了润嗓子,持续道:“可惜,天妒英才,德宗天子和两位太后接踵宾天,当今皇上幼年亲政,却不想招来了两条恶狼!”
少年公子在茶博士的引领下,寻了楼下的一张桌子坐了,那四个主子儿中只要一个老者坐在侧面相陪,剩下三人都站在一旁。
姓李的故乡人赶紧躬身带路,一行四人抬腿出了茶馆,那宝四还在一叠声的伸谢呢。
这宝四的确好辩才,几句话说的倒真有些慷慨激昂,引得周边一片喝采声,便似平话普通。
“天儿热,沏一壶绿茶吧,要最好的龙井。别的,捡洁净的干鲜果子上四盘。”身边的老者伸手给了茶博士一块儿碎银子做赏钱,茶博士接过来暗自掂了一下,起码三钱。
“四爷,给我们说说这天儿为啥这么热啊?如果说的不对,这长幼爷们可不饶你。”
宝四长年就靠一张嘴讨糊口,察言观色的本领也不差,如何不晓得别民气中所想,但他获得就是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架子,要的就是这个结果。此时话音一转,道:“显宗天子宾天,两位太后临朝,亲贤臣、远小人,朝政为之一清。当时,南有汉人曾、胡、左、李四庭柱,北有我们满洲的爷们大将军胜保这根架海的紫金梁。保着德宗天子和两位太后南平长毛、北灭捻匪,新疆又夺回了伊犁州。这恰是大清复兴之象。”
这几句喝采听得宝四非常受用,抬眼瞟了一眼那公子几人,见得公然是眉开目张,晓得本身这几句说到了对方心中,算是拔了个头筹。
宝四按耐住窃喜的表情,正了正形,这才道:“这位公子有所不知,眼下这气候,实在是个应景儿的天儿,有个名号,便叫做‘火上烹油’。”
宝四气定神闲,开口道:“要问是那两条饿狼,呵呵,这来源可就大了。其一,是那千年养不熟的狼崽子,东洋倭寇小日本!”
宝四心道:这是谁啊,共同的真好,此后也如果改行说相声,必然找这小子量活。
这宝四实在就是东四牌坊这一片儿的败落户,因为祖上也曾跟着先帝从龙入关,立下过汗马功绩,这才荫及子孙不至于饿死,但要说这平常花消,可就没那么余裕了。是以这位宝四爷就常常流连于茶座酒楼,靠着一张巧嘴,混些吃食赏钱。
少年公子的这幅做派,顿时吸引了很多的目光。
宝四正错愕间,只见那故乡人从袖袋中抽出一张银票递了过来,“还不快谢过公子?”
那公子仿佛没想到这宝四竟然还是条有些爱国情调的男人,几句话竟然引得茶社儿中世人一片同仇敌忾,一时候各种不堪入耳的贩子俚语都冒了出来,将日、法两国骂了个狗血喷头。
宝四闻声这一个‘赏’字,乐的后槽牙都暴露来了,心道这五两邃密的纹银算是到手了。没曾想那故乡人却将手中的银子收了归去。
“好!好!今儿算没白来,老李,赏!”
“哎,老李,这么热的天儿,你们也口干舌燥的,也倒杯茶喝。”
那声音的主儿此时起家过来,边走边道:“夏暑难退,对农夫来讲倒是不妙,但这气候对我们大清朝来讲,倒是一个好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