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四章 剑因戒训而来[第2页/共3页]
离山弟子求忠求孝,若忠孝难分身,直问本心选其一,大世无美满,求不得无愧求无悔!
“万法皆可破,统统的端方都能变成废话,只看‘力’够不敷!弟子的境地与任师伯相差六合、真力判若云泥,千万不是敌手。”友书齐正色点头:“但若真力相差无几,弟子碰到我们离庙门下。几近稳操胜券。”
说是‘落字于书’。却全无誊写过程,更无字落于书卷,友书齐笔尖一触手中卷,苏景身前三丈处、氛围中蓦地显出一行飞舞大字,一个衰老声音自冥冥中严肃断喝:
“你现在甚么境地?”苏景又多嘴问了一句。
几个年青弟子闻言都面露忧色,正待对师叔祖见礼伸谢再加报名号,不料苏景摆手制止了,笑道:“不必叙礼,直接开打,有甚么话等打过后再聊吧。”
不管如何说话,终归是奉告苏景‘你太托大了’。
但苏景既然开口就不会再窜改主张,只是笑着点头。
连同之前赛过一阵的任畴乘,五个年青弟子并肩站于苏景面前,苏景抢先开口:“就一件事:请诸位用力,哪个把我拿下,我便请公冶长老赠他一柄真恰好剑。”说完他转转头望向公冶。
吼喝如雷轰荡四方,古篆龙飞凤舞字字如刀削斧凿,苏景悬于半空一动不动。乃至连神情都没有涓滴窜改,仿佛真的被‘戒训’桎梏。友书齐却微一皱眉:冥冥大吼不过是摄民气魄的迷音神通,篆字中的剑意倒是千真万确的。一字一剑本应吼怒飞去剿除劲敌,可他的那些‘剑’,在他脱手后便与他落空了联络。
深深一个呼吸,友书齐摒弃心中邪念,朗声开口:“请师叔祖见教。离山仁、信戒训!”
声音落地、苏景扬手催剑、疾刺五个少年才俊!
第二行篆字显身空中,第二次大吼震彻莽林:
笔迹漂泊,却全无进犯之意!
比着上一战,这一场斗剑也不见得更风趣,但场边的离庙门人个个面色惊奇......浅显弟子惊于苏景出剑无形且‘剑羽钉虚字’;修为更深、眼力更强的内门弟子惊奇苏景竟能勘破气脉、截断人、剑;而真传、长老这些真正高人则更不测于苏景的这句话。
友书齐俄然放松下来,胜负已定了。
虞长老随之开口:“启禀师叔,我那四个弟子...咳,剑术甚么的就不提了,但他们入门时候差未几,几十年朝夕相处、共同窗艺并肩修炼的娃娃兄弟,多少晓得些相互共同、相互弥补的门道,这个...您实在是亏损了,请师叔三思。”
友书齐出剑时苏景也出剑了,只是剑羽隐于氛围、飞射间不带涓滴震惊,友书齐未能发觉罢了。
友书齐败斗离场,苏景却皱起了眉头、不晓得在想些甚么。他是小师叔。其间是光亮顶,他爱如何就如何,别人也不去管他,执事与主持长老再度抽签,两位弟子退场。可苏景还是站在原地愣愣入迷。
擂场内的主持长老也稍有不测,苏景毫不该是能抵挡这‘戒训剑意’的气力,他本觉得两边一脱手,本身就要施法去救济师叔了......
此事不是一个就能做主的,后者闻言面露难色,转目向任、红等其他长老望来。红长老扬声发问:“师叔想如何改?”
友书齐又把左手一翻,亮出了一本册子,恭恭敬敬地答复:“启禀师叔祖,弟子的剑不是笔也不是书,而是运笔落在这书上的字。”
带着两个兼顾站在一旁、始终没再开口的任夺俄然嘲笑了起来:“既然师叔情意已决、我们又何必再废口舌,让孩子们畴昔吧,先打过这一场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