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名士仙姑[第2页/共3页]
李昭道瞟了他好久,终究抬起手指着他笑骂道:“好个臭小子。说了这么多废话,实在你就是因为看到老夫这身衣服,才敢如此测度的吧?”
※※※※※※※※※※※※※※※※※※※※※※※
“内行看热烈,熟行看门道?”李昭道细心咀嚼这几个字的意义后,倒是捋须大笑道:“你这小子字字珠玑,倒是很成心机。不错,的确是这个事理。只是老夫一番瞽言蒭议,倒也当不得你的过誉。”
谢云踌躇半晌,轻声说道:“俗话说内行看热烈,熟行看门道。只要一样懂丹青笔墨的人,才气通太小子的图而看到画中的本质。老丈方才对我的一番批评,足可见本身工力不凡。”
“咦?”李昭道奇道:“这么说来,你的先祖是谢无奕,还是谢据石?”
谢云腼颜笑了笑,点头道:“实在也不尽然。小子说过,气度是装不出来的。在长安城里,五品京官多如牛毛。若非您本身才调气度斐然,小子也不敢如此胡乱猜想。”
念的恰是谢云写的那首诗。唱的人,恰是李昭道。
“哦?”李昭道讶然道:“你又是如何猜到……”
谢云讪讪一笑,忽而惑然问道:“咦?李公既把名刺给了我,那您到时又如何出来呢?”
少女微微颌首。在看到李昭道脸上挂着笑容后,不答反问道:“伯父仿佛碰到一些风趣的事情……”
“进入宴场,我去阿谁处所何为……”话未说完,谢云眼睛却已绽出亮光。
李昭道“咦”了一声,讶然道:“空丫头?你不是在庐山修道么?”
不久后,前便利传来一阵朗声高歌:“公主当年欲占春,故将台榭压城闉。欲知前面花多少,直到南山不属人……”
李昭道摆摆手,朗声笑道:“昔日你们谢家太傅安石公,曾有东山复兴的典故。你只要砥节励行,安知不能重振家风呢?”
“好了。”李昭道点点头,微浅笑道:“天气不早,老夫要走了……”
“小子晓得了。”谢云点点头,这才侃然正色地拱手道:“多谢李公提携。”
谢云身子一动,旋即投袂而起,慎重地向对方作了个长揖道:“多谢李公教诲。”
“吾家的确出自安西将军一系。”谢云也不否定。实际这类家世是一种光荣,它代表谢家畴昔的光辉。
对于如许霸气的画,谢云无言以对。的确,仅靠着这“李昭道”这个名字,他就有资格参与长安任何盛集。何况人家既是李唐皇亲,又是李林甫的堂兄弟。
“要—要——”谢云一急,赶紧伸手抓住那封名刺,嘿嘿笑道:“既然李公美意难却,小子只能勉为其难接管了。”
“这是?”谢云挑起眉毛,茫然不解道:“李公这是何意?”
“本来如此。”李昭道捋须大笑道:“这么说来,你出自北府帅谢幼度一系。”
李昭道见谢云满腹猜疑,顿时不悦道:“老夫美意举荐你,你这小子却还这般多鬼心机。你若不要,那还给老夫就是。”
谢云本来就不是淡泊名利之人,只是苦于没有门路。如此天赐良机,他又岂能白白错过。
“不错,很风趣的少年。”李昭道微微一笑,倒是摆手反问道:“好了,这件事前不说罢。空丫头,你甚么时候回长安的?”
“我的确晓得老丈不是浅显的贩子白叟。”谢云欣然一笑,“只不过却没猜到您就是小李将军。”
“风趣的少年?”少女眉毛微挑。
“恰是。”谢云点点头。
“勉为其难?”李昭道眼睛一眯,没好气地笑了笑:“好你个牙齿聪明的臭小子,弄得仿佛是老夫逼迫你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