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突破口[第2页/共2页]
独孤硙打圆场,独孤介倒是完整不顾,冲着荀冉瞋目而视,仿佛荀冉不给出一个公道的解释就休想走出雅间。
他坐定后拿起一根狼毫蘸了蘸墨,略作思虑便提笔疾书。
“哦,声讨那边?”
......
......(未完待续。)8
“如果是独孤家长孙,那必定才学俱佳。这进士科考查的除了诗词歌赋,就是策论。不知至公子在哪一项上较为善于呢。”
荀冉施施然倒了一杯酒,作冲和状:“不过是随口一提,兄台又何必这么冲动呢。气大伤身啊。”
荀冉心中苦笑,这独孤介还真是捡软柿子捏,吐蕃现在都被大唐打服了,他还不肯放过,这是要唐军一举拿下吐蕃,永绝后患?
荀冉心中暗骂独孤义痴人,这段他是用的骆宾王的檄文,天然是极好的。不过也不怪独孤介,毕竟因为玄武门之变胜负互换,唐朝第二任天子后的汗青有了很大窜改,一些闻名的墨客未曾呈现,这骆宾王便未曾在这个天下的史乘中留下一笔。
“这...”
独孤介非常对劲的说道:“这藩镇军政某已写出一篇策论,无妨便给你看看!”
独孤介开端看时还不感觉甚么特别,可荀冉越写他越惊,及至最后已经惊奇不已。
不管是哪一种,都是荀冉乐意看到的。有了冲破口,便要今后长驱直入,直捣黄龙!
“这篇策论至公子写的确切不错,将藩镇的风险写的非常清楚,处理体例也很有效。”
荀冉心入彀定,脱口道:“不知至公子对安西军政如何看!”
独孤介却浑然不知,洋洋对劲道:“便写声讨吐蕃的檄文!”
“来而不往非礼也,既然某已经写了一篇策论,无妨徐之兄也来一篇吧,题目某来出!”
“本来至公子最善于的便是策论,那真是太好了!”
他唤来主子铺纸研墨,捉起一只狼毫挥笔便写,不一会一篇洋洋洒洒的策论便跃然纸上。
荀冉问的这个题目极其刁钻,各边镇军政一贯由藩镇本身掌管,乃至于各藩镇竟然像一个小王国般运营。这点在藩镇具有了造币权后表现的更加较着。荀冉以安西为题便是想看看这独孤介究竟有没有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