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昭武九国[第1页/共2页]
十月的长安城垂垂起了寒意,朱雀大街两侧莳植的槐树早已落叶,便是扶柳也已枯黄。
......
荀冉被对方恭维的一阵脸红,为莫非:“遏大人对我大唐文明倒是体味颇多,实在可贵。也罢,遏大人有何事相求?”
幸亏鸿胪少卿给了他一个建议,让他去拜见太子。鸿胪少卿的一句话点醒了遏波之,太子是大唐的储君,如果说有谁能够摆布大唐天子的志愿,也只要这个身份尊崇的年青人了。
十月月朔的大朝会一结束,荀冉便回到宅邸憩息。此时已是午后,少年起家梳洗了一番,正想和梅萱儿一同吃顿泡馍,王勇封却来报,一个胡人在大门外要求面见他。
宁远国居西腱城,在真珠河之北,乃河中冲要。故而在西域九国中,宁远国的职位最为首要。这从大唐天子陛下的封赏便可看出,除却都有犒赏的锦袍、金带,还遥授宁远国主左武卫大将军之职。这当然不是实职,但此中荣宠可见一斑。
......
不过这对于遏波之来讲还不敷,他此行的真正目标是为国主阿悉兰达讨一门婚事。大唐天子春秋鼎盛,膝下有九名公主,除了已经成年,许配给尚书左仆射的纯阳公主,其他八位都未婚配。阿悉兰达想要建立本身在昭武九国中的霸主职位,便需求一个门面,大唐的公主天然是最好的挑选。但这毫不是一件简朴的事情,除了建国之初与吐蕃和亲,大唐再没有下嫁过一个公主。更何况,宁远国不过弹丸之地,相较于大唐不过沧海一粟,远不能与当年鼎盛的吐蕃比拟。
荀冉思忖了半晌,便叫他把那人引进正厅。
“太子殿下是大唐储君,遏大人若想见殿下,大可由鸿胪寺举荐安排。如果荀某出面,怕是不好吧?”
荀冉淡淡道:“如果如此,遏大人怕是找对人了。”
啊,如果本身真能促进此事,回到宁远国,国主将犒赏他整整三座城池,另有无数的牛羊、仆从。想到此,遏波之闭上双眼,朝西面深深一拜。
这些日子以来,城南堆积的近万名哀鸿没了踪迹,传闻是京兆府出面向他们分发了米粮、衣物,将其分离安设到了关中各州。当明天子厚德,对待哀鸿就像本身的孩子普通。固然这些哀鸿落空了地盘,但有了安身之所起码能够挨过这个夏季。至于今后的事情,谁又能说的准呢。
宁远国?这在汉朝不是大宛国吗?传闻大宛盛产汗血马,这但是个好东西。荀冉瞥了一眼遏波之手上捧的锦盒,心中长叹一声。看来汗血马是没戏了,不过如果能来点奇珠美玉倒也不错。这宁远国仿佛是昭武九国之一,间隔长安城非常悠远。正所谓物以稀为贵,本身如果能得一块西域宝石,确也能卖上一个好代价。
少年换了一套湖蓝色圆领长袍,整了整衣衿阔步朝正厅而去。
“荀大人,鄙人是宁远国的使臣遏波之,筹办了一份薄礼,还望荀大人不要回绝。”
只是他不过是一个外邦小国的使臣,要想见太子难于登天。最后他通过鸿胪少卿的干系找到了一个叫荀冉的年青人,等候他牵线搭桥,带本身入东宫拜见太子。
“遏大人太客气了。荀某不过东宫一闲散属官,怎能当得如此大礼。”
荀冉心中一沉,这宁远来使倒也真是直接,直接的有些让他不适应。毕竟大唐的官员都是宦海沉浮多年的老油条,一句话恨不得捏弯了绕开了说,像遏波之如许的直肠子,倒也是可贵。
遏波之连连点头。
......
遏波之很朴拙,荀冉就喜好跟朴拙的人打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