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曲江诗会(下)[第1页/共2页]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顾。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眺望玉门关。
......
李仙蕙昂首眼巴巴的望着安乐公主,倒真是惹人顾恤。
李令月拍了拍侄女的肩膀笑道:“真是傻孩子,仰仗你的出身有哪个女人敢跟你争?一旦皇兄赐婚,别说妾了,便是他想看一眼旁的女人都不成能。”
“姑母!”李仙蕙摇了摇李令月的手,嗔道:“姑母便这么急着把我嫁出去吗?”
校尉军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荀公子,你这两句真是绝了!”高适大笑:“高某本日若不来插手诗会,岂不是要错过平生之友呼?”
“至心?”李令月冷哼一声:“男人这类东西都是一个样,人前君子君子,恨不得以上古贤人的标准要求本身。人后哪个不是风月场里寻欢,石榴裙下风骚?你希冀他们至心?仙蕙你听姑母一眼,只要你跟他结婚,今后必然会举案齐眉,相敬如宾。”
园内设有一沟渠,引自曲江之水。世人案几围着沟渠摆放,获得正曲直水流觞之意。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色彩。
......
俄然少年心中一惊,这不是高适那首闻名的《燕歌行》吗?莫非面前之人,便是大名鼎鼎的高适高达夫?
荀冉心中冷静赞叹,这诗做的真是派头不凡,道尽了汉家男儿的威武。等等,这诗如何很熟谙的模样......
李隆义笑道:“古来名流皆悲秋,荀小郎君却独辟门路,真是豪情万丈。市坊间,总有人说荀郎君空负才名。本日今后,那些闲言碎语都会随风飘散了。”
“我们仙蕙貌若天仙,又是皇兄最心疼的公主,他小子能娶到你,是三生修来的福分,那里敢回绝?”
“听姑母一句话,这长安城中的天孙公子无数,但真正有才调的却没有几个。这荀冉虽说轻浮了一些,但倒是有大才的。他跟着你太子哥哥,将来便是作宰辅中书令的,你还担忧甚么?”
大唐尚武之风骚行,便是文人骚人也生的豪气万丈,巴望带吴钩为国交战,高适便是此中代表。还好这个期间没有王昌龄,不然荀冉连续抄了他两首诗,还真有些过意不去。
边风飘飘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山川冷落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大漠穷秋塞草衰,孤城夕照斗兵稀。
铁衣远戍辛苦久,玉筋应啼分袂后。
......
......
“哦?仙蕙但是感觉他模样不敷姣美?”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伴着弄弄酒意,荀冉吟出了第三首诗。高适的一首《燕歌行》让诗会气势陡转,一下子便成了边塞诗的比拼。
“这孩子!”李令月长叹一声,摇了点头。
......
枞金伐鼓下榆关,旗号逶迤碣石间。
兵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可,可我不是要他怕我啊。”
李令月话说到这个份上,李仙蕙终究不出声了。
“好,好一个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越是怕事,事情越会找上门来,这是荀冉一向信奉的信条。
相看白刃血纷繁,死节向来岂顾勋。
“我不睬你了!”李仙蕙一甩衣袖,扬长而去。
君不见疆场交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现在我大唐万国来朝,唯有突厥人对西域虎视眈眈。我恨不能提三尺青锋奔赴安西,杀尽贼寇胡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