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局势(二)[第2页/共2页]
......
......
荀冉见来人是前次国宴传旨的中官,面庞一缓,拱手行礼:“本来是黄中使,不知黄中使找陈将军和卢将军有何要事?”
小黄门叹了一声:“奴子那里有甚么要事,是宅家宣两位将军入宫面圣呐。”
一卷黄尘滚滚,转刹时十几骑已经来到进奏院府门前。
陈善被他这么一点,也来了干劲:“嘿嘿,他说的不错,这主张是荀家小子出的,如何能不去。中使大人便行个便利,将这小子也带去吧。”
朝臣们对太子与晋王的对峙干系心照不宣,皆是沉默不语。
内侍省的小黄门已经等待在安西进奏院外半个时候了,还没有比及卢钰和陈善两位老将军,直是急的来回踱步。【ㄨ】秀才碰到兵,有理说不清,更何况他们如许的宦官呢。贤人有命,也敢拖将下来,除了这些自恃功高的边将,还能有谁?
晋王早就摸透了天子的心机,这类时候劝谏不但不会有好的结果,还会让事情往更糟的方向生长。
......
“好小子,今儿个来得还挺早!”
卢钰在一旁建议道:“中使有所不知,我们向陛下呈奏的这个折子,实在是荀大人写好的。此次卢某入宫面圣,不如便与他一起罢。”
二人纷繁转过身去,只见陈善、卢钰两人领着十数名牙将纵骑奔来。
三人在中使的引领下来到了紫宸殿的高台下束手而立,黄姓中使笑道:“奴子前去禀报一声,荀大人、两位将军还请等待半晌。”
大明宫相较于太极宫更加恢弘,作为天子寝宫的紫宸殿更是气度不凡,一砖一瓦尽显皇家严肃。
这些老将固然都已卸甲入朝,不再身居要职,但毕竟都是封了爵位的老臣,提及话来还是有些分量的。
......
李贞沉默了半晌道:“如此,孤便不陪三弟面圣了。”
太子李贞的态度,让身为太子太傅的萧纲很难堪。
在太子的叮咛下,跪倒在紫宸殿前要求天子收回成命的朝臣纷繁艰巨的站起家,摇摇摆晃的朝台基下走去。
小黄门最后还是屈就,将荀冉一并带入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