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天子崩允炆速登基 周王废朱棣备起兵[第2页/共4页]
一天晚膳过后,朱棣正抱着瞻基逗笑,俄然三保镇静地跑来,“殿下,陛下驾崩了。”朱棣听闻心中不甚哀思,从速把瞻基交予令仪,叮咛道:“三保,快叫高炽、高煦、高燧三兄弟清算一下随本王入京奔丧。”父子四人仓猝清算好,带着侍从骑马直奔南京而去。行至淮安,俄然碰到南京来的锦衣卫校尉,只听那校尉说道:“燕王殿下,先帝遗诏,藩王们不得入京奔丧。”说着便将朱元璋遗诏递给了朱棣。朱棣赶快翻开遗诏,念叨:“诸王临国中,无得至京。王国地点,文武吏士听朝廷节制,惟保护官军听王。诸不在令中者,推此令处置。”朱棣看罢大怒,“这遗诏定是奸人捏造的,自古以来皆讲孝悌,哪有父逝不准儿子奔丧的事理?父皇怎会留下如许的遗诏?”那校尉接着说道:“燕王殿下如果执意要入京,便是抗旨了。”朱棣看了看这遗诏上确有父皇宝印,即便是捏造,本身若硬突入都城,怕是难逃抗旨之罪,可父皇驾崩,哪有不去奔丧的事理?朱棣思忖了一会便对三个儿子说道:“父王不能入京,你们三兄弟替父王入京奔丧,去送送你们的皇爷爷。”高炽、高煦、高燧三兄弟回声上马而去,朱棣带着侍从又回了北平。
道衍为冯月珍悬丝诊脉后,对朱棣说道:“殿下节哀,冯夫人这些年身子本就不好,现在受了惊吓,急血攻心,冯夫人的脉象甚弱,恐怕……”看着昏倒不醒的冯月珍,朱棣哽咽着要求:“先生医术高超,定要救救奶娘。奶娘把本王一手带大,视本王如己出,对本王悉心照顾,体贴备至,本王不舍得奶娘就如许走了,求先生救救奶娘……”看着朱棣眼角流下了泪水,道衍无法地叹了口气,“恕贫僧无能。但是殿下现在要警戒才是,建文削藩,从周王殿下动手,恐怕‘酒徒之意不在酒’,周王乃殿下同母兄弟。建文这是怕殿下有反心,而周王殿下遥相照应,故先贬黜周王殿下。以此来看,殿下需求早作筹算。”“若他日真要废黜我燕王,本王又如之何如?”道衍正色答道:“殿下便揭竿而起,替先帝缔造承平乱世。”朱棣沉默不语。道衍见朱棣还在踌躇,抓起朱棣的手腕,“殿下别再踌躇了,现在报酬刀俎,殿下为鱼肉,建文已将刀架在了殿下脖子上,殿下若不早下决计,莫非等着束手就擒?再说当今建文天子仁柔,绝非治国之君,殿下雄才伟略,武能御敌,文能治国,何如不为天下百姓百姓造福?”朱棣听罢,踌躇着说道:“谈何轻易?一旦败了,我燕王府千余条性命便都成了刀下之鬼。”见朱棣还是踌躇不决,喜怒不露的道衍终究暴露几丝焦心:殿下若再踌躇下去,才会成为刀下之鬼。建文削藩从殿下同母之弟动手,莫非殿下不知为何?殿下在北平镇守近二十年,根深蒂固,只要殿下登高一呼,便有世人呼应。到时候我们大旗一挥,据北平、取山东、进淮北、占南京,何愁大业不成?莫非殿下健忘曾经说过的话了?殿下曾言定要成绩伟业一番,让太祖天子晓得,若无皇四子燕王棣便无大明海清河晏之盛景,若无碽妃便无大明承平乱世之基业。”朱棣听到此话,堕入了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