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六、劝爱女胡荣明大义 画丹青兄妹诉真情[第2页/共3页]
士奇回到府中后,福安在府门口驱逐,“老爷,方才赵王妃回府上了。”士奇心中一震“如愿现在那边?”福安答道:“赵王妃本在书房等待老爷,可不知为何又回宫了。赵王妃要我转告老爷,说老爷藏在书房的话她都听到了,她对老爷说的话都在案桌上那把折扇中。”士奇赶快跑到书房,拿起书桌上那把折扇,翻开一看,欣然笑了。
胡善祥的父亲胡荣为锦衣卫百户,自是动静通达,晓得此过后,立即禀报张若兰欲见本身的女儿善祥,张若兰自是应允。胡荣入慈庆宫见礼参拜太子妃,胡善祥正在宫中拭泪,见父亲前来施此大礼,便泪如泉涌,赶快上前相扶,“父亲快请起。善祥这太子妃做的,不得宠不说,竟还要父亲来见礼参拜。”胡荣起家说道:“娘娘不能如此说,自古以来君臣有别,臣虽为娘娘生父,但更是大明臣子,见礼参拜乃是纲常礼数。娘娘深受陛下与皇后倚重,并非不受宠。”“但是太子殿下才是善祥的夫君,那孙蓁蓁......”胡荣说道:“为父都晓得了。娘娘细想,太子殿下与孙蓁蓁从小一同长大,早已两情相悦,怕是谁也拦不住,再说,孙蓁蓁腹中的乃是龙脉,嫁与太子乃是迟早之事,镇静后还未应允,乃是顾及娘娘的感受。我大明的太子妃应是宽怀仁厚之人,娘娘还不如成全了太子殿下与孙蓁蓁,方闪当今太子妃的气度。”“事到现在,善祥如之何如,善祥只盼着,太子殿下心中另有我便好,哪怕不及蓁蓁。”
新皇即位,赵王与赵王妃行姑息藩彰德。可见到朱棣的妃嫔皆殉葬,如愿不由地倒抽了一口冷气,对梅英说道:“当日若不是哥哥运筹,恐怕本日我难逃殉葬之灾。随我回西杨府看看。”因而如愿带着梅英来到了北京的西杨府。
福安退下后,如愿在士奇的书架前翻看着,俄然发明书架前面有一幅卷轴,便拿出来翻开看,不想那卷轴里画的是一其中年男人在梅树下教一个小女人读书,那小女人也就二三岁的模样,伏在那中年男人的膝上,中年男人用石头敲打着空中,小女人仿佛在吟着诗词。梅树之上,梅花开得正旺,另有几片梅花的花瓣坠落下来,的确美极了。如愿看画的边上还填了一首《江城子》,便念叨:“千河飘雪万山冰。众芳零,仅梅娉。玉骨琼肌,骚人自多情。半世浮沉荣辱事,皆已忘,却思卿。”梅英听到如愿念了一首词,便走上前去,看到了画卷,问道:“娘娘,这画中画的是不是年青时的老爷与幼年的娘娘?”如愿答道:“恰是,我小的时候,恰是如许伏在哥哥的膝上,听哥哥给我讲史吟诗的。这幅画,哥哥画的是那一日的事情。你看哥哥用石头敲打着乐律,我口中背的是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本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力。’”梅英恍然大悟,“以是老爷身陷诏狱之时,娘娘用石头敲打着诏狱的后墙,那墙里又传来了石头扣墙的声音。你二人便是如许明白了对方说的话。”如愿点点头,“恰是。”梅英又看看那画,赞道:“老爷不但学问了得,画也画得如此好。”如愿长叹了一口气,说道:“逝者如此,幼年的光阴当真好,我多想还如当时普通,伏在哥哥膝上,永久伴随在他身边。可转眼间,我已是出嫁女儿,再难常伴他身侧了。”如愿说完将画儿卷起来放于原处。
当二人行至西杨府门口,福安赶快问道:“娘娘如何不等老爷返来了?”如愿说道:“福安,一会哥哥返来,替我转告哥哥。就说他藏在书房的话,如愿都听到了。我对哥哥说的话都在案桌上那把折扇中。奉告家人们,我改天再来西杨府看望他们。”说完,如愿一笑,便回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