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不怕跟风[第2页/共3页]
所谓的门心儿,就是年画,固然也有直接写上四言春联做门心用的,不过毕竟不如贴上花花绿绿的印刷版年画都雅。
吴天看着那张陈旧的小木板床,暗叹为了幸运糊口,老爸比咱还急呢。如许也好,固然遵循明天的买卖环境来看,用不着到年底咱就能赚够一张床的钱,可这钱能不消来买床,存下来当本钱再投资倒也更好不是?
说是金粉,实在就是黄铜粉,用水调和以后写出金灿灿大字儿不是普通的气度。后代很多印刷的春联都是用的金字,不过这年初却还并不风行,咱如果来个“天赋下之先”,岂能未几赚几毛钱?
如何回事儿?
想想老常那一脸憋屈加愁闷的神采,吴天就忍不住想笑。再想想现在的物价,另有老妈一个月四五十块钱的人为标准,吴天又有点豁然了,半天时候赚十几块,貌似也不算少了……
目睹常天华不乐意,吴天也不管他,号召一声老姐看摊位,本身跑去新华书店买了十张红纸,又转悠到颜料柜台花两毛钱买了一小包金粉。
吴天却不吃这一套,三十多年的经历表白,老妈一贯也就是嘴上短长,从小到大可向来没打过咱姐弟俩一巴掌的,顶天了就是拧下耳朵,还只拧半圈。
呵,看来诚恳人也有眼红的时候,眼看着咱用“纸宽字大”的招数买卖那么红火,他也忍不住要跟风啊。可题目是咱可不但仅是靠着纸宽字大这一点就买卖红火的,“神童”的招牌他可学不来。
“呃?才十三块钱?”吴天却非常绝望,要晓得哥们这但是忙活了大半天啊,累的手腕酸痛,竟然才赚了十几块?这点钱够干甚么啊?
“常大哥,买卖如何样?”吴天呵呵笑着,眸子却不断的瞄着那摞宽红纸。
“金字春联,三毛一副!”吴天回到摊位,用金粉写了一副样品一挂墙上,就呼喊起来。
常天华不由又是悄悄撇嘴,不就是黑墨汁换成了金粉糊嘛,你就敢涨价?谁能那么傻的去多花这一毛钱?
吴天一愣,扭头细心一张望,却见一条街上的摊位倒有大半都换了宽纸,不由一阵惊诧,固然国人做买卖素有跟风的风俗,特别是山南省更甚,在后代,只要有一个买卖好的,立马就会有无数人跟着做,不把这个买卖做臭誓不罢休。却不想早在八十年代初就这么短长,这才一夜工夫,竟然满大街都有样学样了?
“啊,小天、小媛来了,呵呵……”常天华略带讪讪的应道。
“一共十三块六毛!”吴媛细心的数了半天,镇静的嚷道。
看着吴媛欢畅的数着六块多钱的入账,再看看中间吴天面前四五小我列队等着写春联,常天华不是普通的愁闷,用力的扶扶眼镜框,终究一咬牙,扭头去了隔一条街的印刷厂……
不过幸亏常天华已经把桌子甚么的排放好了,吴天姐弟俩只用取出羊毫,摆好墨水,再把当作“样品”的外公写的那几幅春联挂在后墙上就算完事儿。
一说这茬,常天华神采就多几分仇恨的道:“他们也全都换纸了!”
吴天笑道:“做买卖要讲究个产品全啊,我这儿只写春联,不如你批发点门心来买,我们搞个资本互补,互利互惠嘛。”
;
“印刷厂那块儿就有。”常天华道,“你问这个干吗?”
商品还是要分个凹凸层次的嘛,低档产品出量,初级产品暴利,这才是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