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回 柏林观现金虎听经 渭水畔降河怪开渠[第1页/共5页]
老子话音刚落,水獭与神龟前后跳入水中,只见河中浊浪翻滚,不消一刻,河道清好。紧接着岸边崖下又一阵咔嘣咔嘣乱响,半晌,泄洪渠道便已开通。待人们还来不及惊奇时,水獭与神龟已跪于老子面前,要求验出工程了。
走进尹喜老宅,满目疮痍,尹喜推开家门,只见地上躺着几只湿漉漉的母鸡,尹喜婶娘正抚摩着此中一只抽泣。
老子对水獭与神龟言道:“现奖惩你俩先将堵塞河道岩石清走,再于岸边崖下开一条泄洪渠道。快去!”
这期间尹喜边随用心修行,并虔心研读《品德经》。每逢老子讲经传道,便一同前去经台聆听。
老子应允道:“也好。”
尹喜叔侄一家对尹喜与老子到来,天然喜出望外,一日三餐,殷勤热忱。扳话细论,老子外祖母尹氏,乃是尹喜叔叔尹桓已出五服姑祖母。尹喜很多儿时火伴现在还多数健在,大师轮番聘请。有知老子大名者,还建议尹喜,劝说老子多住光阴,在四周选一处清净之地筑庵,由老子讲经传道。尹喜将此事禀报老子,老子深思道:
高瞻此地风云汇,老子骑牛唱道歌。
只听老子对其言道:“刚才你俩疏浚河道,开通泄洪渠道,算是将功补过。命你俩此后敦睦相处,护佑一方安然。去吧!”
老子点头说:“尹喜可教也!你可牢记:与世无争,则天下无人能与之争,此乃师法水德也。水几于道:道无所不在,水无所倒霉,避高趋下,何尝有所逆,善处地也;空处湛静,深不成测。善为渊也;损而不竭,施不求报,善为仁也;圜必旋,方必折,塞必止,决必流,善取信也;洗涤群秽,平准高低,善治物也;以载则浮,以鉴则清,以攻则固执莫能敌,善用能也;不舍日夜,盈科掉队,善待时也。故圣者随时而行,贤者应事而变;智者有为而治,达者顺天而生。汝此去后,应去高慢于言表,除志欲于面貌。不然,人未至而声已闻,体未至而风已动,张张扬扬,如虎行于大街,谁敢用你?”尹喜道:“尊师之言,出自肺腑而入弟子之心脾,弟子受益匪浅,毕生难忘。弟子将禀承不怠,以谢先生之恩。”说完,一向目送老子骑过河远去。
却说流经伯林之渭水河边之北,即柏阳村劈面,有一座大山,人们称之为天水龙山。渭水在流经这里时,划了一个大圈,龙山圈在正中心,山的一角直伸渭水河边,人称“龙”嘴子,滚滚渭水接“龙嘴”而下。山川交汇,成太极图状。龙身龙尾向北沿伸相称山脚下。传说龙虎同时到渭河饮水,虎被龙惊吓,后缩成宏伟的虎头山(在伯阳镇)。
尹喜依依不舍告别老子,回到柏林观中。翻开老子所赠《道经》与《德经》。整天默诵,如饥似渴。并在观中修造老子泥像,供来人祭奠。本身则移出柏林观,回到山后十余里的故里建草庵。尹喜还自著九简,名曰《关尹子》既高深,又泛博,深得先人所崇拜。此文今后成了道家典范之一。先人在草庵前书有楹联一付,曰“华章九篇入百子,经文五千诵品德”。
老子说:“当然能!你想金虎如果对道没有信奉的心,便不会来;它每天来听经论道,不就是修行吗?它不但确有修行,并且还具足信愿行三种资粮呢!植物,六道循环之一,本来就更有道性,以是放生功德庞大、感到神速!植物与人之间固然说话并不相通,但是授道念佛他们会听懂。是何原因?因为植物同人一样,本来灵体不是植物,是一种初级的灵体,只是按照造业、积德积善分歧才变成了植物或者人。日前那听经金虎倘若与道有缘,今后定会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