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一章 班师,回京都[第2页/共2页]
现在,两国刚打完仗,不管是带领者还是浅显百姓,相互还是很敏感的。
当然,这都是后话。
“这一仗打得艰巨,众爱卿辛苦了。”
“只要捐躯的将士家眷能获得好的安抚,我无所谓。”
容祈看着他仓促而去的背影,笑着摇了点头,随后与容国公一同出宫。
即便在场大部分人都没有在现场,即便萧衍的语气安稳并无掺杂私家感情,即便世人在脑海里早有设想……
“明白就好,都下去吧!”
但当他们亲耳听到切身经历过的萧衍说出那些场景时,也不由皱起眉头,表情沉重,对在场的三人以及就义的将士们寂然起敬。
当骑着战马行在列首的萧衍进入百姓的视野中时,人群开端骚动。
刘天庆便了然,迈着小碎步走到萧衍跟前,说了句“辛苦燕王殿下”,然后便把兵符接了过来。
被点名的萧衍皱了皱眉,沉声应道:
不是宁辰心大,而是他晓得,只要大萧有萧衍等人在,只要北宁有本身在,北宁与大萧虽规复不到之前的友爱邦邻状况,却也不会再拔剑相对。
站在萧衍身后的容祈看了一眼一旁的双眼放光的萧鸾,心中嘲笑一声,不由想道:
萧衍等人不敢托大,纷繁说是统统人一起尽力抗敌。
“此役捐躯的将士有八万,八万意味着甚么?意味着有八万人家落空了顶梁柱,衍儿,你可明白?”
六月下旬,大萧军已光复畴昔三个月中被北宁军侵犯的八座城池,班师回朝。
一方面,作为强大的一方,出兵意味着北宁畴昔十年来对大萧的示好都是虚情冒充;另一方面,主动突破与大萧保持了十几年的友爱干系,不但意味下落空一个朋友,还多了个仇敌。
大萧尚且能够将八万将士是为了保卫家国而献身这笔帐算到北宁身上,那北宁呢?
“多谢父皇对儿臣的信赖,现在战役已结束,还请父皇将兵符收回!”
御书房里,除了班师而归的三人,另有六部尚书以及容国公,瑞王萧鸾,康王萧煜。
天子哀思的语气,让御书房再次堕入沉默。
其别人见天子没有对此颁发任何言语,亦不敢第一个开口突破这份安好。
天子那讳莫如深的神情才明朗了些,世人这才松了口气。
而没有完成之前向北宁王许下承诺的宁辰,一股脑把此次得胜的启事推到宁奕身上。
战报早就送入了大萧京都天子的手里,但是得知失地全被光复的天子,看完战报以后却沉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