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第二節 風雨小火車之救孩殲敵[第2页/共4页]
老頭并不惱,仍然嬉皮笑臉地:“你們看哪,母狗給小孩喂奶呢!”
順著他指向一瞧,公然如此!怪不得母狗腹下脹鼓鼓的,敢情是他奶媽!小孩吃得高興,一雙小腿直晃,鮑丫頭氣得差點暈過去。
這人恰是三人悔恨之極的挑擔子老頭,不,是老太婆!他把草帽摘了,假胡子扯了,一身農民衣裳還在。半男半女,她到底是誰?
妙手對壘,戰術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小鬼子滿以為三刀定輸贏,盡管她手里的旱煙管,其實是帶銅頭的雙截棍,并未脱手。
鮑丫頭復一個羅圈揖:“師父教誨,不打落水狗,讓他自裁吧!”
隨即向剩下一個鬼子問道:“能告訴我你叫什麼名字嗎?”
公然包裹里有好幾件童裝,拿來墊在頭下身下恰好。小天民睡在竹筐里,舒畅多了,但是肚子餓得慌,仍舊不依不饒,由吵鬧變成哭鬧。奇特的是一向護著他的奶奶倒乖乖地一聲不響了,任由孩子被人搶走。
“那里來的鬼怪魍魎?敢在小鎮上耍威風,欺負婦女,跟我們到所里走一趟!”鄉鎮上派出所的差人出頭了。
兩個强盗搶得孩子,任務完成了一半,喜不自禁。一見那個識時務的老農民,頭戴舊草帽,遮住半邊臉,一縷山羊胡子,一件大襟衣衫,一二三的肥褲,腰里別兩根粗壯的旱煙桿,老實巴交的,坐在最邊上的坐位,身边角落里一副空籮筐,一根扁擔,看樣子是販生果賣的窮苦人,小火車上常有,屢見不鮮。
奇特的是小孩見了它立即止聲,咿咿呀呀地像是碰到老熟人。
有小家伙的外婆、大偵探一起跟蹤保護,姨娘篤定泰山,自思自想,還瞎操這份心幹什麼?便任由暴徒劫走天明,遭旁人辱罵只當不聽見,終於救得孩子回到身邊。
老頭連忙致謝:“哎呀,親家來了,辛苦您!快把孩子接過去,小家伙餓壞了,給他搞點什麼吃的吧!”
觀眾齊聲歡呼,鼓掌鼓掌。想不到這個外國老女人槍法極準,不偏不倚地擊中日本人的腦門,還竟然是小孩母親的師妹,聽話音她們還有師父,是誰呢?來了嗎?
小鬼子不識招數,就以《十字花》封鎖門面,將上半身護得風雨不透。丫頭等的就是這一招,趁他下三路空虛,接一招《掃地龍》,圈住他小腿,就勢一拽,“噗通”倒地。頓時人群中響起雷鳴般的掌聲,響徹雲霄。
鮑母倒著急退三步避過,不予爭鋒。
擔子挑到這里,强盗命老頭停下,給了他一萬塊舊幣:“老頭兒,這個竹籮筐我也買下了,劃算吧?内里不要亂說,如果曉得了,要你的老命,聽見沒有?”
又有人高呼:“鄉親們,這三人就是在小火車上屢屢作案,搶奪孩子的日本人,無惡不作,抓住他們開公審大會,繩之以法!”
三個日本鬼子,二死一擒,全軍覆沒,大快民气。
兩個暴徒眼睜睜地望著一群人蜂擁而去。繁忙了半天,搶得的小孩又被人劫走,水中撈月一場空,實在是為别人作嫁衣。心想都是那個老頭搞的局,抓住他非大卸八塊不成。
小孩的意义就是你怎麼到現在才來呀!
兩個强盗立即動手就搶:“你給我拿過來吧!”
暴徒靈機一動,沖著老農:“喂!老頭,用你的筐子把小孩子裝上,跟我們走!”
鬼子兩招就敗在小孩母親手上,顏面掃地,哪還有臉站在這里?倒舉東洋刀要切腹自殺,冷不防一人竄進場內,手里雙截棍一挑,把刀擊飛:“想死,沒那麼轻易!留著讓老百姓公審!差人先生愣著幹什麼?把他銬起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