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第二節 鮑丫頭出道之初露鋒芒[第2页/共5页]
“好,各位請便!”
哪曉得喬治自投羅網,用日元在長興路、馬思南路口的“和聲洋行”買了很多洋煙洋酒,被了拍了照不算,錢幣上還有ワセン(和森、和聲)片化名字樣,人家事前在上面做了手腳,他還渾然不知。并且紙幣上有他的指紋,證據確鑿,罪名建立,不但退回并吞的錢款,還被停職審查。
於是羽士放下打擊樂器,換上琵琶、揚琴,加上二胡、笛、笙,蠻像樣的民樂小樂隊。兩個彈三弦的乾瞪眼,他們不會。
師祖殿上正在做道場,七位道長手執法器高聲唱經,抑揚頓挫,端的是分歧凡響。特别是中間披絳紅色鶴襟的那位,聲音宏亮,如訴如唱,說的是閩南語,不甚好懂,正宗全真派羽士,讓人刮目相看。
“一語中的!社會上的“三隻手”多得去了,誰抓得光?最多關個十天半月就釋放,正中他們下懷。在差人眼皮地下躲過一劫,還免費管吃管住,何樂而不為!”鮑丫頭看問題入木三分。
好动静是何森糕團店老板娘不肯交出保險箱鑰匙,幾個巡捕在喬治探長的授意下,砸開保險箱,發現里邊有一大筆日元和少量英鎊、美金。
車子停在醫院門口,掩人耳目。幾個人下車步行到老城隍廟。老遠就聞見空氣中一股香煙味,看來常日香火蠻畅旺的。
壞动静是:法租界的喬治探長不通情面,拒絕引渡,不曉得他又動什麼歪腦筋,難道還想敲竹杠不成?
“不錯!明天我誤打誤撞,識破龜田三郎、四郎混在羽士堆里濫竽充數,也是他們做賊心虛,自我透露,趁亂逃脱。但是點撥了我的靈犀,終於弄明白了,那個小題大做的竊賊就是龜田五郎,也說明糕團店老板同他們是一伙的!”
侏儒一見雙方成膠著狀態,一時不能到手,聽鮑銀燕說警方馬上就到,不敢戀戰,急呼:“風大,扯乎!”他還晓得匪贼暗语!
“女施主有所不知,皆因本觀殿堂中各尊神像的供果、素食,就是由隔壁的“和森”糕團店無償贊助的,再說這位身為日本人的店長嫉惡如仇、不護短也是非常難得!”
“我靜等好动静!”
“行!老李說的不會錯,就這麼著吧!”
接著先是劉隊長的援兵到了,著人看管糕團店,換他們在亞爾培路上的“紅屋子”西餐館就近用了午餐。
“不不不,是李爸爸!他白叟家說這是針對有錢人的,布衣百姓酌情收取,窮人免費,說是面向大眾!”
“是的、是的,為了一點小錢關上拾天半月的,太不值了!還落得個“吃官司”的名義。不過這位店長“大義滅親”也過份了!”劉隊長甚有同感。
一群羽士目瞪口呆,半晌說不出話來,與狼共舞,命懸一線,想想有點後怕。
龜田五郎交代的就有這個处所,西愛咸斯路12弄。為了不打草驚蛇,丫頭同劉隊長親率幾名便衣先來踩點。
但是不能就此斷定是法租界巡捕所為,来由還嫌不敷。
鮑銀燕卻問:“請問道長,“面子上說不過去”是什麼意义?”
劉隊長則說:“看來我們沒有來錯!道長,告辭!我們四下里瞻仰瞻仰,然後在功德簿上隨喜。”
“沒事、沒事,驚出一身盗汗罢了!沒想到你這麼早就回來,殺人案破了嗎?”
“難哦,如果能盡快地拘系他,仰或能够減輕處分,將功補過!”
“沒錯!把贓物起出來,獎勵我一點裝修費總不為過吧?完了再把漢奸楊龍濱放出來,讓他們狗咬狗,我們在一邊看熱鬧,多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