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文书(续)[第3页/共3页]
一番忙活以后,日头愈发偏西很多,方才完工。
“就依官家所言。”
“臣也附议!”小林学士复苏过来,一面悄悄自责又在入迷,一面从速抢在官家看他之前在木棚下开了口。
“其五,朕有一句话在内心好久了,尔等应当也早就有所发觉,本日无妨一同明告天下!”赵玖当然晓得这些人在想甚么,倒是缓缓言道。“寿州这一战,朕还是决意要为了……一句话,除非金人率先撤退,不然朕就在八公山不走了!”
“臣附议!”
“天然有。”赵玖面无神采,坦诚答道。“但一事归一事,既然议定了,就马上拟旨,定下此事再说……现在就写,将朕刚才的话写成端庄文书旨意,天子印就在此处,写完就着人誊写,分发各路重臣……扬州李纲李相公,东京留守宗泽宗相公,淮南许景衡许参政、淮东张悫张枢密、东南梁扬祖梁待制、淮西宇文虚中宇文枢密,以及各路转运使、经略使、制置使,外加关西诸将,另有就在眼下的张俊、韩世忠……一个都不准落下!并且还要他们接到旨意后,贴成书记,让天下人尽知!”
独一的解释只能是此处八公山为火线,稍显凶恶,为防万一,先给李纲一个名义,可要这么想,就不免让人有些心忧了……只能说,官家此番在淮河边守这一遭的决计,或者说是刚强,真的是让人无可何如!
“如之前普通,拟旨……如之前普通发各路文武重臣。”赵玖安静言道。“让天下文武百官士子都晓得这个事情。”
“臣附议!”
“臣也附议。”
PS:晚安
吕好问等人几近是齐齐在心中哀叹一声,却又一时无人出声……实在,正如赵玖本身所言那般,这位官家的情意早已经透过他的作为泄漏无疑,所谓路人皆知。
至于杨沂中耳聪目明,天然听得清楚,倒是目瞪口呆,只觉的本身脑中一片空缺,竟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而不等这些人略微歇一歇,端坐不动的赵官家便持续开口言道:“其二,以靖康之变、两河沦丧为据,可知金人蛮横奸刁,故当以诏告达到之日为期,限令自朕以下,天下文武百官,非复两河兼迎回二圣,或金人主动乞降,任何人不得论与金人媾和事!不然一并免除!”
世人面面相觑,或是稀里胡涂,或是如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