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拜师[第1页/共3页]
厉知秋心中一动,问道:“他何时搬去了舒州?”贺英回思半晌,道:“老是八九年前了罢。”
世人行了一个时候,已是落日西斜,却也来到了东钱湖畔,于头儿见已近端木家宅,便辞了端木晴,带着伴当自行往明州城里去了。厉知秋放眼望去,见东钱湖背依青山,西北是一大片平原,湖水油汪汪的如同明镜,风景非常娟秀。端木家的庄落便傍湖而建,端木晴引厉知秋等进了庄园,带着三人来到客室,早有人进里通报庄主端木仲。
贺英道:“这个我却不知,便比大哥也不晓得。他只说要我们带领山上人马为他办事,事成以后,他将舒州的米铺变卖,财帛俱都给我们盗窟。大哥听了他的勾引,自是欢畅至极,这才带着我们来难堪大侠。”
厉知秋道:“弟子恪守端方,并未察查邵氏遗孤的钱物,弟子救人也不妄回报,那纯是出于江湖义气。”
端木晴红着脸嗔道:“爹爹,女儿的私事您也拿来讲笑!您再说一次,女儿便撤席不吃了。”边说边偷眼向厉知秋瞧去。
厉知秋道:“他此次邀你们在此反对邵氏遗孤,所为何事?”
余仙叹了口气,道:“你有普世之心,很好,很好。只是今后千万要量力而行,黄逐流是多么样人,此次你能得脱,乃是幸运中的幸运。知秋,你是有为之身,医者存世可救千人,保住本身,便有普度众生之功,你要牢记!”厉知秋拜谢恩师点化。
世人又谈起黄逐流上门应战的细过、邵旭如何得以脱身,厉知秋不便自夸,只一带而过,邵旭却一个劲夸谢厉叔叔的大恩,但他言辞低劣,讲的非常生硬,娄之英在旁不断弥补,他年纪虽小,倒是影象不凡,语境清楚,又兼神采活泼,时不时还要跳下椅来比齐截二,将厉知秋大大夸耀了一番,直逗的大师哈哈大笑。端木仲和众弟子都对厉知秋又赞又敬,端木晴更是打心眼里由衷敬佩。
厉知秋道:“舒州到明州路途悠远,他还能经常来往,足见和你的这位大哥友情不浅。”贺英点头道:“不,陆广开端并不住在舒州,我识得他那年,他尚在江州居住。”
至此厉知秋便在端木家涵养调息,过了四日,但觉精力复原,便向端木仲告别。端木仲一再挽留,听厉知秋言明此次离观时候太久,恐教员余仙担忧,这才作罢。他派了三四个下人和两名弟子,驾着一辆大车送厉、娄二人归去,邵旭依依不舍,端木晴领着他直送出去六十余里,这才挥泪别离。
余仙笑道:“按说你要收徒,那是妙事一桩,此人便是你的大弟子,又是本观三代弟子第一人,为师本不该禁止。但刚才听你言说,此人乃忠良以后,为人极正,性子也佳,为师便想和你讨个便宜,亲收他做个关门弟子,以全我六合之数,你意下如何?”
他和贺英又闲谈了几句,对端木晴说道:“端木女人,这伙歹人来源是问清了,但陆广所图为何,却令人扑朔,猜想这位贺懦夫也不得知。我看此人并非天生暴徒,他盗窟散了,此后也没法作歹,便饶了他如何?”
极至最后,厉知秋讲起陈诚托孤一事,说道娄千里佳耦双亡,只知这孩子外公姓戚,但故乡那边却全然不知,又夸奖娄之英灵巧机警,聪慧好学,年纪虽小,却也是非清楚,极重义气,是以想要收做弟子,恳请恩师准予。
不过半盏茶的工夫,一个矮小父老奔进客室,恰是东钱派掌门端木仲,他一进厅门便道:“厉世兄,三年未见,别来无恙?咦,瞧你神采,莫不是身上有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