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仇敌[第1页/共3页]
江传勇道:“师父,本来不是……不是那人来了,是厉师兄……”
邵落归道:“不错,朱七绝生于元祐年间,弱冠之年便已武功大成,传闻暮年他和朝廷很有来往,虽是一介布衣,但因其才调出众,心机活泛,朝廷便也委以重担,他也在开封附近的咸平建庄立院,收徒授业。厥后金人南下,靖康之耻时,此人失落了几年,比及北方沦亡,高宗天子在临安设都立国,朱七绝仍为朝廷所用,但他家在咸平,却从未遭到金人侵犯,说来确是事有蹊跷。再厥后岳武穆挥兵北上,正势如破竹之际,却被奸相秦桧所害,据闻合暗害死岳武穆的,就有这朱七绝在列!”
落款处四个大字:“黄逐流上。”
厉知秋摆手道:“既然触及贵派隐私,那也不消说了,前辈与黄逐流有私冤纠葛,若牵涉民族大义,厉某必不会袖手旁观。若纯是小我仇怨,常言道一人做事一人当,他要想涉及众位师兄弟,厉某虽远不及他,也要和他辩上一辩。他本领再高,也高不过一个理字。”他见邵落归斥逐众弟子和主子,必是怕黄逐流迁怒于众,可想两边定是积怨极深,这番本身牵涉其内,只能智取,不成力敌。
过了半日,落日西斜,二人起家往天柱山奔回。到了庄院之前,不由吃了一惊,只见大门敞开,内里一个仆人也无,平素热热烈闹的潜山府苑,现在却沉寂无声。
厉知秋赞道:“好个一试才知!英儿,邵旭家里只怕有事,邵伯伯怕扳连你我,是以我们才走的这么急。你说我们该当如何?”
邵落归重重的叹了口气,道:“通番卖国,此人是做的实了!但追本溯源,那也和我们潜山派有关。”
厉知秋见他极富诚意,又兼说的慎重,晓得此事非同小可,本身再行推委,不免说不畴昔,是以点头道:“既然如此,长辈愿闻其详。”
邵落归道:“何止这逆贼一人?彼时朱家家大业大,朱七绝子嗣甚多,所养的门人卿客更是数不堪数,便是仆人主子,怕也稀有十人。但他勾搭金人,毒害岳武穆,祸国殃民,倒是罪无可恕,十个汉人中倒有九个恨他入骨。当时武林同道会合,公选出三十多名各派妙手名宿,率众一齐赶往咸平。这朱七绝武功太高,又兼会奇门五行之术,当时不但重创了几位前辈妙手,还将世人困住。唉,世人也是一时杀红了眼,又怕放虎归山,此人变本加厉再来害我大宋,便搏斗朱门,将朱家高低长幼六十多口一并杀光。终究朱七绝顾此失彼,又是双拳难敌四手,总算他恶贯充斥,这大恶人终究还是殁于众豪杰的剑下。”
娄之英道:“那还用说,邵年老是我朋友,朋友有难岂能不帮?至于能不能帮得上,那总要一试才知。”
厉知秋见他不但催促本身分开,还将家中主子战役常弟子尽都斥逐,定是有个极难对于的短长仇家寻上门了,不由热血上涌,正色道:“江湖后代义字当头,厉某返来就是要和前辈与诸位兄弟同甘共苦,能出非常力毫不会少一分,前辈若再说这等寒心的话,未免太不把厉某当朋友了!”
“十年之冤,目前必雪!予欲夜间拜见故交之徒,为本族一十一口讨回公道。邵公如有怯意,大可避而不见,尽游天涯天涯,黄某作陪!”
邵落归从怀中取出一封信札,张到桌上,厉知秋放眼望去,见这信寥寥数字,笔力雄劲,让人看着有泰山压顶之感。他顺列而读,本来那信中写道:
厉知秋道:“嗯,此事长辈也曾听过。朱七绝助纣为虐,终是多行不义。风波亭后,南朝武林群起攻之,总算将这逆贼毙于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