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上品寒士1》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五十五、黑头公(上)[第1页/共3页]

小门边、素帘后的女子却不现身,问道:“是郗参军吗?”能与桓温长谈如此之久的只要郗超。

但是从江干回到姑孰城外,短短半个多时候,沈劲就明白桓温为甚么会如此正视陈操之了,陈操之不但容止绝佳,见地亦不凡,对北地局势了若指掌,有着高瞻远瞩的洞见,沈劲自愧不如。

却听阿谁名叫倾倾的女子说道:“我不见。”脚步声细碎,竟自拜别了。

军士带路,陈操之、谢玄往西北方向追出十余里,在江心岛畔追上了正安营安息的沈劲及其千余部众,这千余部众都是沈氏故旧部曲,情愿跟随沈劲为国效力,无法沈劲得不到官职,这就有些名不正言不顺,众部曲都感觉前程迷茫,北行之路不免悲怆,这时得知桓大司马承诺消弭沈劲不得退隐的监禁,皆是大喜,欢声雷动,沈劲又知这是因为陈操之、谢玄力荐,对陈、谢二人大为感激,当即率众回姑孰。

下弦月如钩,星光淡淡,姑孰溪畔夜气里满盈着草木的暗香,马蹄杂沓惊慑群蛙,待世人驰过后才敢稀稀落落呱鸣。

桓温又对王坦之言明请辞录尚书事一职,并将遣使入建康向辅政大司徒司马昱申明此事。

桓温见陈操之神采奕奕,何曾有半点倦容,便转头号召道:“倾倾,来,见地见地我帐下英才。”

五十5、黑头公(上)

陈操之回到凤凰山寓所,谢玄还在等着他,听罢陈操之所言,当即带了几名随身武弁,与值日兵曹及其军士六人,另有陈操之和冉盛,骑马出姑孰城南门,沿姑孰溪往西追去,沈劲一行是筹办渡江去淮南的。

次日上午,桓温率文武僚属恭送帝使王坦之归建康,在白纻山下拱手道别,王坦之六月间也将入西府任长史,届时“大德绝伦郗佳宾、江东独步王文度”都将归于桓温帐下,又有袁宏、周楚、谢玄、陈操之诸人,西府可谓人才济济。

晋人对妾侍不甚尊敬,家有高朋,妾侍还要出来劝酒,那些服散放荡的名流,调笑谑浪无所不至,以是说妾与妻的职位是天差地别的。

陈操之道:“部属这便宜七事乃是受祝英台的《复兴三策》开导,在其根本上扩大而成,愚觉得是否待祝英台、郗参军回姑孰后再考虑之,务求尽善,然后疏奏朝廷,大司马觉得如何?”

桓温是多么聪明人,立时明白陈操之的情意,掀髯一笑,说道:“也好,兼听则明嘛。”亲身送陈操之出中庭,却见将军府当值舍人窦滔仓促来报,说吴兴沈劲因求官有望,午后率众分开姑孰,临行前曾来将军府向桓大司马告别,当时因大司马正宴客,沈劲便归去写了一封书帖送来。

桓温略一凝神,道:“陈掾代我去追沈劲返来,就说我承诺为他表奏朝廷消弭其不得为仕的监禁。”命值日兵曹伴随陈操之前去。

沈劲不明白谢玄与陈操之所言何意,谢玄便把昨日陈操之与郝隆的辩难细细说与沈劲听,沈劲大笑,又听谢玄转述陈操之在桓大司马面前奖饰他沈劲少有节操、有勇有谋、有大将之才,因刑家以后而饱受礼遇的沈劲顿时热泪盈眶,却也没说甚么感激的言语,内心回荡着千年前管仲说过的两句话:“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陈操之也。”

陈操之道:“部属想请谢幼度与我一起去追沈劲返来。”

桓温道:“非也,乃是江左卫玠陈操之陈子重,新辟征西掾,你且来相见。”

陈操之笑道:“适逢当时也。”

沈劲对近两年江左年青一辈申明最盛的陈操之甚感惊奇,听谢掾与傅兵曹言下之意,是陈操之一力哀告桓大司马才有如许的成果,沈劲与陈操之素昧平生,陈操之肯如此仗义互助,实为宝贵,并且桓大司马肯纳陈操之之言,这也是奇事,毕竟陈操之是初到军府,并且钱唐陈氏亦无根底。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