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上品寒士1》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五十二、三十载旧怨[第1页/共3页]

王劭走到山脚下才回过神来,叹道:“陈操之的竖笛,当真是神乎其技了,桓野王只怕也要瞠乎厥后了。”问贾弼之:“贾兄觉得这陈操之当得多么人物?”

陈尚和丁春秋听到王劭如此夸奖陈操之,陈尚是喜出望外,丁春秋喜中带妒。

贾弼之摇着头笑,想起在草棚里看到谢道韫写给陈操之的信,心道:“王劭王内史,你莫要太对劲,你觉得你能操纵陈操之损及吴郡陆氏的名声,一旦谢道韫与陈操之的情事败露,琅琊王氏更要颜面大跌了,谢道韫但是回绝了王凝之求婚的,王凝之不也是琅琊王氏一族吗?嘿嘿,这个陈操之,竟让南北两大门阀女郎倾慕于他,真是不成思议,待他除服出孝入建康之日,只怕就是南北士族掀起大波澜之时。”

贾弼之受郗超嘱托,对钱唐陈氏入士籍可谓经心极力,与陈尚友情也不错,本日见到陈操之,也印象极佳,以为郗佳宾有眼力,陈操之的确是可贵的才俊,但自发明谢道韫的信后,又察知王劭成心助陈操之寻求陆氏女郎,这让贾弼之非常忧愁,怕会由此形成渡江士族与三吴士族之间的冲突,那样,恐非国度之福。

想明白了这一点,贾弼之又是笑又是点头,王劭如许帮忙陈操之并不是甚么君子成人之美,而是出于对陆氏的旧怨,贾弼之熟知本朝典故,永嘉南渡之初,江左士族对琅琊王司马睿在建康称帝抱有防备之心,不来朝拜,东晋朝廷非常冷僻,王劭之父王导忧心如焚,得不到江左士族的支撑,这东晋政权势必难以保持,以是王导特地安排司马睿于三月初三肩舆出巡,北地名流骑马保护,威仪显赫,让江东士族见地一下天子出巡的昌大与严肃,公然,以顾荣、纪瞻为首的江左大族就来朝拜了,王导交友招揽江左大姓,见效明显,只要吴郡陆氏让王导跌了颜面,那便是陆玩拒婚之事——

这是颤动全县的大事,当然是有人羡慕、有人妒忌,但不管如何,包含褚氏在内,都明白钱唐陈氏崛起之势沛然不成反对。

贾弼之固然也对陈操之印象极佳,但对王劭把陈操之比作夏侯玄、刘琨,还是感觉过誉了,不知王劭为何会对陈操之如此不吝歌颂?

王劭、贾弼之都道:“愿闻清奏。”

四月初九,钱唐陈氏族长陈咸与从弟陈满、及宗子陈尚三人来到县城,亲眼看着贾令史与祠部、吏部官员改注簿籍、将钱唐陈氏列入士籍这一让陈氏族人铭记的时候,钱唐陈氏今后是士族了,具有了本身的家籍,象来福那样的荫户就将列入陈氏家籍,不必应官府的徭役。

五十2、三十载旧怨

贾弼之道:“不是有江左卫玠之美称吗,本日一见,固然是卫叔宝一流的人物。”

刘琨是桓温最敬慕之人,桓温自以英姿民风是司马懿、刘琨之俦,有人却把他比作王敦,王敦是王导从兄,王导对晋皇室忠心耿耿,而王敦则心胸异志,永昌元年王敦起兵反叛,几有代替晋室之势,后病死军败,以是桓温听到有人比他作王敦,当然大不悦,意甚不平,永和十二年桓温第二次北征,俘得一巧作老婢,访之,乃刘琨家妓,老妓一见桓温,便潸但是泣,桓温问其故?答曰:“公甚似刘司空。”桓温大悦,清算衣冠,又呼老妓问详细。老妓云:“面甚似,恨薄;眼甚似,恨小;须甚似,恨赤;形甚似,恨短;声甚似,恨雌。”桓温褫冠解带,昏但是睡,闷闷不乐者数日——

玉皇山的夏夜清爽恼人,山脚下是大片的竹林,半山腰以上则是苍松翠柏,四月初,蚊虫尚未残虐,只闻山鸟的鸣叫,满天星斗逐次闪现,幽深、清幽,让人沉浸。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