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四、大风圈外[第1页/共3页]
但是,建康的流言不需一月就会传至会稽,谢道韫又将如何面对?
谢万不觉得然道:“陈操之只带了三百人随行,我倒是不晓得他能立下甚么大功,能脱身返来就是万寺幸了。”
谢安道:“我夙来对子侄辈听任自流,未想我那侄女如此大胆,为了退隐,先在天阙山雅集合立名,更以祝英台之名私行上书桓大司马,桓大司马不明就里,征其为西府掾,当时我一时心软,承诺了她,遂致本日窘境,贩子更传言二女争夫,这对陈子重倒是更增其名誉,但对我谢氏岂不是申明狼籍!”
谢万铁快意用力敲着虎口,恨声道:“这些人都在等着看我谢氏的笑话哪,这流言到底是谁漫衍的?”
谢安道:“阿元禀性刚烈,若强行压抑她,必烦闷毕生。”
谢安坐在方榻上,凤目扫看室内诸人,说道:“我家侄女远在山阴催促抗旱,不能与诸贤辩难,诸位请便。”
谢安独留支法寒,请支法寒回东安寺,向其师支道林求一书贴请安郗超,扣问陈操之安危?支公德高望重,郗超又是信佛的,虽不见得会明言,但当无诳语。
谢万急道:“退隐也就罢了,女子为官固然前无前人、惊世骇俗,但也能够说是风雅事,谢家芝兰,才压男人,鼓吹出去对我谢氏家声并无倒霉的影响,那太原王氏,另有女子服五石散的,发散时袒胸露乳、纵酒狂歌,时人也未见多少非议,但是此事与陈操之联络在一起就将让我谢氏名誉大跌了!”
谢万无法道:“只好如此了。”又道:“建康流言沸沸扬扬,那陈操之却置身事外,倒让我们焦头烂额。”
郗超看着谢安,测度其情意,缓缓道:“安石公识鉴超迈,非是陆始能比,陆始不肯让侄女嫁陈子重,安石公何妨嫁之?”
并且传言又直指陈操之,说谢道韫退隐是为了陈操之,因而,四年前谢道韫与陈操之在吴郡徐氏草堂同窗的旧事、另有客岁作为正副土断使同赴会稽主持检籍的这些事都被挖出来了――
本相是闪现出来了,但是这此中错综庞大的干系让人更加利诱。
三十4、大风圈外
谢安道:“我料陆氏终将嫁女给陈操之。”
郗超急书一帖,命人连夜送往姑孰,向桓温委宛地扣问此事?郗超想晓得桓温对待此事持何态度?
高大轩敞的谢府大厅彻夜高朋满座,作为仆人的谢安、谢万尚未出来,只要几位谢氏的仆人端茶递水、来往应客,这些高门后辈彻夜来谢府的目标是证明谢道韫是否就是祝英台?这个很好考证,祝英台远在一千五百里外的会稽山阴抗旱,若彻夜他们能在谢府见到谢道韫,不,隔着围屏听到谢道韫的声音,那么谎言天然不攻而破――
谢安道:“果然如此,待其返来再计议吧。”又闲话一会,告别回府。
谢安道:“陈子重当然有才,可当今被掳往河北,即便返来,申明也必受损,陈郡谢氏再不济,也不能与其联婚啊。”
谢安淡然道:“阿元退隐,迟早是瞒不住的。”
见到谢安,郗超天然也假装是克日才得知的模样,说道:“此究竟在希奇,前朝无此故事,令侄女实乃奇女子也。”话锋一转,说道:“安石公既准予令侄女退隐,想必对本日之处境是早有考虑的,何必就教我。”
三今后,支法寒将郗超写给支道林的回帖让谢安看,信中所言与那夜郗超对谢安说的相仿,都说陈操之将建不世奇功返来,请支公放心。
这是个多事之秋,建康朝野士庶还在为陆氏家属的女郎究竟会不会进宫群情纷繁,而一个更惊人的动静却又一夜之间传遍――陈郡谢氏女郎、那位才高绝顶的咏絮谢道韫,竟然男扮女装退隐,就是现为西府参军的祝英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