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商户嫡女奋斗史》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章

第一百八十五章 何处觅李白[第2页/共2页]

算算春秋,这些唐朝初期的名流,对应眼下的汗青时候,恰好是隋朝第3、四个天子之时。或许真是应了那句“时势造豪杰”?没了那样的期间便没有了那样的文武重臣,没有了盛唐又那边觅李白?

抵京的这段日子,只要有闲暇,她便翻阅史乘,体味高芒王朝的来源。这里确切是中国当代,在史乘上,先秦、两汉均在,直到过了南北朝,隋文帝建立了隋朝,汗青才不晓得在那里走了岔道。

这高芒王朝的建国天子,当时乃是隋末的高芒郡太保卫凯,被朝中架空。后因布施战乱中的流民,政治仇家进弹劾他拉拢民气,被当时的天子杨利所猜忌。

昭阳公主的眼中,暴露一丝激赏。之前她见到的徐婉真,虽有才调,但却过于谨慎。面对压力,迎头而上,这才是她想要的人才。当下笑道:“婉真成心效仿前人,何乐不为?”

只听得徐婉真冷僻的声音,缓缓吟道:“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都城。”跟着第六步的踏出,她念出最后一个“城”字。

眼下,却恰好成全了她。莫说做两首牡丹诗,哪怕是十首,她也做的出来,只是没有这两首这般应景和绝妙。

徐婉真淡淡一笑,徐行踏出,口中吟道:“径尺千余朵,人间有此花。目前见色彩,更不向诸家。”踏完七步,诗也刚好做完。诗中的描述的“一尺以内,盛放千余朵牡丹”的瑰丽气象,使世人神驰。

唐元瑶本身固然作不出好诗,但仍然晓得辩白一首诗的吵嘴。这首诗,可与之前曹清晖所作的比肩。本是要看她的笑话,却成了给她搭台的人?

闺中苦闷,她们对诗词的酷爱和研讨,远远超越当代的同龄人。亲目睹到一首绝妙好诗的出世,这怎能不让她们猖獗?

心有不甘,唐元瑶嘀咕道:“说甚么‘七步成诗’,谁不晓得是提早筹办好的?此时念出来罢了。”声音不大不小,刚好落入四周众女和徐婉真的耳中。

涂曼芬倒是大大的松了一口气,总算安然度过眼下这一关。没推测,这徐婉真确有诗才。她于诗词一道非常专研,徐婉真在这上面能赛过她,使她反而收起了好些嫉恨之心。

上一页 设置 下一章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