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新的起点[第2页/共2页]
徐家已经提早安排家人,乘了快船,回京郊涂家去报信。
徐文宇满脸崇拜的神采,双手合在胸前,道:“宇儿好想顿时见到曾祖父!”徐婉真听得神驰不已,本身的曾祖父,本来具有如此传奇的人生。
但果然帝心难测,看看涂家,曾祖父是前朝大儒、户部尚书、国子监祭酒,当年必然是意气风,门庭若市。再看面前,遭贬斥后再不任命,长女守寡、次女嫁入江南商户,独一的儿子至今也不过是官至五品罢了。固然曾祖父开设的“松溪书院”让读书学子们趋之若鹜,但比起当年的光辉,涂家算是式微了,在都城的权贵阶层已然排不上号。
忆起过往,徐老夫人眼中暴露笑意,道:“那会我才十多岁,先帝爷方才建国不久。听父亲讲,前朝末年天下大乱,他带着我们一家子进了深山,遁藏战乱。我还记得年幼时,父亲带着我们兄妹几人,在院子的一颗大槐树下读书,用树枝教我们写字。厥后连天下安宁了都不晓得。”
出前祖母提过,曾祖父有恙在身,不晓得现在可好些了?
徐文宇连连点头,脆生生答道:“宇儿长大了,也要像曾祖父那样短长!”
而眼下是高芒王朝,卫太祖建国以来励精图治,称的上是国泰民安。卫太祖驾崩后,太子继位,改元永隆,至今已是六年。不晓得汗青在那里走岔了道,但风土情面、都会名字、衣裳饰,又常常让徐婉真恍若置身唐朝。
听到明日就要登陆,徐文宇缠着徐老夫人,报告都城的故事。这徐家世人,除了徐老夫人和郑嬷嬷,其他均未到过都城,连苏良智最远也未出过江南道。见徐老夫人报告都城风华,都围过来聆听。
身后传来徐文宇的喝彩声。从正月十八出,现在已是四月初六,加上在路途中担搁的时候,足足飞行了两个多月。这沿途风景再美,徐家世人都看腻了,何况是这小家伙。
离洛阳越近,越有一股豪放气味劈面而来。那些属于江南的蜿蜒河道,濛濛细雨中的婉约情怀,都被徐家船队远远的抛在前面。
通济渠河面宽广,碧波奔腾不息,时不时有水鸟在水面上掠过,出清越的叫声。
值得光荣的是,幸亏他来了,不然徐婉真遇险,徐家在扬州城伶仃无援。徐婉真就算顺利从尹家大船出险,也很难掩蔽身份。如果被外人晓得徐婉真曾经被掳走,她的闺誉就算毁了,今后很难找到好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