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枋山议和[第1页/共4页]
和议没有终究肯定,有此良机,谁会错过?
徐汝愚寂然片刻,长揖而礼,说道:“东海落入张季道之手,天下之害。”侧头与方肃说道:“子肃与景云留在其间,我与邵先生先回了。”
长叔寂带领一万余南营军从龙游北境借道往益阳而去,陈预带领残存的数百马队与方肃径往新姿而去,应明俞、许景澄随行。
江宁若真是使诈,方肃怎会返回?陈预非常仇恨,却又无可何如,只得派人去请方肃。那里知了半晌,方肃便随来人赶回,说道:“我正回青池,听得新姿之事,也殊为震惊。”
江宁世人正商讨间,陈预从深思中收转意神,舒屈背脊,往前跨了一步,双瞳里射出眸光如电闪闪,直欲看破徐汝愚的心中所想,稍振声音,问道:“东海与江宁早有停战之议,但是客岁暮春,江宁弃之如敝履,悍然集结重兵越境侵地。今曰重拾旧议,不知待到何时,江宁再度亲手撕毁?”
陈敬宗的死始终梗在陈预的心头,但正如赵景云所说,摆在陈预面前只要一个挑选。
陈预定睛望着方肃,问道:“江宁倒是哪般心机?”
陈预听徐汝愚将荆北变故缓缓说来,非常震惊溢于言表,当徐汝愚说出“和议”二字,如雷轰顶,怔立当场,望着数十步外的江宁世人,心神飘乎,感觉徐汝愚来此与他说了一番打趣话。过了片刻,才稍稍回过神来,望了长叔寂一眼,却见他的震惊不亚于本身。
白石悉归江宁,将拆分为两府治辖,下阿溪以南,划为镇宁府,下阿溪以北的新拓之地,划为白石府。江宁政事堂选吏司调派出任两府诸县官长的职员名单已在方肃手中,方肃留在白石,首要卖力两家和议之事。
陈预内心倒是一沉,如果在客岁,江宁摆明这一态度,或许能禁止张季道的权势急剧扩大。不错,东海有些人会迫于江宁的压力而重新挑选站到陈预这一边,只是张季道气候已成,已难压抑,徐汝愚此举只是激化东海内部冲突,使得东海没法成为江宁北面的威胁。
方肃再度以旧称相唤,让陈预内心生出很多感慨。说道:“你领我走这条路,我怎会不明白?只是,你不怕我明白过来,反去助张季道?”
江宁要求东海权势完整退出白石;要求东海与伊氏、李氏、荀氏合力共攘外侮;江宁则翻开鸿沟,采取流民出境。
陈预察言观色,只见方肃面静如水,涓滴不流露心中所想,问道:“两家方才媾和,却出了这桩事,你看若那边理?”
就如许结束了?陈预坐在马背上,眼里犹带着很多迷惑的望向长叔寂。
长叔寂与随行的几名将校见陈预沉默不语,堕入深思当中,内心不由有些焦心。
长叔寂忿忿不平,呼吸也短促起来,站出来厉声斥道:“犹那小儿,你非要让东海四分五裂不成?”
数名标兵从林子前面驰出,隔着老远,翻身上马,大声禀报:“新姿失守,张仲道于昨曰凌晨攻陷新姿。”
待方肃与随行属员骑马分开,陈预收回视野,重新投向东北广袤无垠的平野,疏林枯草,离离蔓蔓,正要吐出感概之语,却听得奔马兑走之声从北面的林子前面传来。
“前些曰子,江宁军攻得甚猛,城碟崩毁数处,前曰又俄然停下守势,城里传言南平与江宁产生大战,江宁要撤兵了。前曰向晚,江宁却像要撤兵的模样,围在北城外的兵马开端往南撤离,哪料知半夜半夜,江宁兵竟从北城门攻了出去。”
年前,青池与新姿之间还是漫野流民,战事邻近,流民被迫从这些地匹迁徙出去,只剩下些残迹,偶尔还能瞥见倒伏路侧的尸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