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西山经(2)[第3页/共5页]
①青:这里指石青,一种矿物,能够制作蓝色染料。
【原文】
又西三百里,曰中皇之山,其上多黄金,其下多蕙棠①。
【译文】
【译文】
【原文】
【译文】
①河:前人单称“河”或“河水”而不贯以名者,则大多是专指黄河,这里即指黄河。②藻玉:带有色采纹理的美玉。
再向西二百里,是鹿台山,山上多出产白玉,山下多出产银,山中的野兽多为牛、羬羊、白豪。山中有一种禽鸟,长得像浅显的雄鸡,却长着人一样的脸面,名叫凫徯,它的叫声就是本身称呼的读音,一呈现则天下就会有战役。
【原文】
又西北四百二十里,曰钟山。其子曰鼓,其状如人面而龙身,是与钦杀葆江于昆仑之阳,帝乃戮之钟山之东曰崖。钦化为大鹗①,其状如雕,而黑文白首,赤喙而虎爪,其音如晨鹄②,见则有大兵;鼓亦化为鸟,其状如鸱,赤足而直喙,黄文而白首,其音如鹄③,见即其邑④大旱。
【原文】
又西百五十里,曰高山,其上多银,其下多青碧①、雄黄②,其木多棕,其草多竹。泾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渭,此中多磬石、青碧。
【原文】
①太牢:前人停止祭奠活动时,祭品所用牛、羊、猪三牲全备为太牢。②婴:据学者研讨,婴是用玉器祭奠神的专称。③珪:同“圭”,一种玉器,长条形,上端三角状,是古时朝聘、祭奠、丧葬所用的礼器之一。④毛牷:指祀神所用毛物牲口是团体全具的。
又西四百里,曰小次之山,其上多白玉,其下多赤铜。有兽焉,其状如猿,而白首赤足,名曰朱厌,见则大兵。
【原文】
【译文】
【注释】
【注释】
再向西三百里,是大次山,山南面多出产垩土,山北面多出产碧玉,山中的野兽多是牛、麢羊。
【译文】
①棠:指棠梨树,结的果实似梨但略小,能够吃,味道甜酸。
西方第三列山系的首坐山,是崇吾山,它雄踞于黄河的南岸,在山上向北能够瞥见冢遂山,向南能够瞥见泽,向西能够瞥见天帝的搏兽山,向东能够瞥见渊。山中有一种树木,圆圆的叶子红色的花萼,红色的花朵上有玄色的纹理,结的果实与枳实类似,吃了它就能令人多子多孙。山中又有一种野兽,长得像猿猴而臂上却有斑纹,有豹子一样的尾巴而善于投掷,名叫举父。山中另有一种禽鸟,长得像普通的野鸭子,却只长了一只翅膀和一只眼睛,要两只鸟合起来才气翱翔,名叫蛮蛮,一呈现天下就会产生水患。
再向西四百里,是薰吴山,山上没有花草树木,而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玉石。
【原文】
【译文】
①石涅:据前人讲,就是石墨,古时用作玄色染料,也能够画眉和写字。②翟:一种有很长尾巴的野鸡,形体比普通的野鸡要大些。③鸾鸟:传说中的一种鸟,属于凤凰一类。
【译文】
总计西方第二列山系的首尾,自钤山起到莱山止,一共十七座山,路过四千一百四十里。此中十座山的山神,都是人的面孔、马的身子。另有七座山的山神都是人的面孔、牛的身子,四只脚和一条臂,拄着拐杖行走,这就是所谓的飞兽之神。祭奠这七位山神,在毛物顶用猪、羊为祭品,将其放在白茅草席上。别的那十位山神,祭奠的典礼,在毛物顶用一只公鸡,祭奠神时不必用米做祭品;毛物驻用一只正色雄鸡。
【注释】
②原:通“源”,水源。③浑浑泡泡:描述水喷涌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