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南山经(2)[第1页/共4页]
【原文】
【译文】
【原文】
【原文】
【译文】
又东五百里,曰夷山。无草木,多沙石。湨水出焉,而南流注于列涂。
再向东五百里,是成山,闪现四方形而像三层土坛,山上盛产金属矿物和玉石,山下多产青雘。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南流入虖勺水,水中有丰富的黄金。
【译文】
又东五百里,曰会稽之山,四方,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砆石①。勺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湨。
又东五百里,曰鸡山,其上多金,其下多丹雘。黑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海。此中有鱼,其状如鲋而彘①毛,其音如豚,见则天下大旱。
【注释】
【注释】
【译文】
①芘蠃:芘通“紫”。蠃,通“螺”。芘蠃就是紫色彩的螺。
东五百里,曰祷过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犀①、兕,多象。有鸟焉,其状如②而白首,三足、人面,其名曰瞿如,其鸣自号也。泿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海。此中有虎蛟③,其状鱼身而蛇尾,其首如鸳鸯,食者不肿,能够已痔。
【译文】
【译文】
【原文】
【注释】
【译文】
【译文】
①具区:即现在江苏境内的太湖。②鱼:即鲚鱼,头发展得很长而狭薄,大的有一尺多长。
【原文】
凡南次三经之首,自天虞之山乃至南禺之山,凡一十四山,六千五百三十里。其神皆龙身而人面。其祠皆一白狗祈,糈用稌。
①凯风:南风,意义是温和的风。
再向东五百里,是仆勾山,山上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玉石,山下有富强的花草树木,但没有禽鸟野兽,也没有水。
又东四百里,至于旄山之尾。其南有谷,曰育遗,多怪鸟,凯风①自是出。
①犀:据前人说,犀的身子像水牛,头像猪头,蹄子好似象的蹄子,玄色外相,生有三只角,一只长在头顶上,一只长在前额上,一只长在鼻子上。兕:据前人说,兕的身子也像水牛,青色外相,生有一只角,身材很重,大的有三千斤。②:传说中的一种鸟,模样像野鸭子而小一些,脚长在靠近尾巴的部位。③虎蛟:传说中龙的一个种类。
再向东五百里,是会稽山,呈四方形,山上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玉石,山下盛产晶莹剔透的砆石。勺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南流入湨水。
再向东五百八十里,是禺稿山,山中有很多奇特的野兽,另有很多大蛇。
【原文】
【译文】
又东五百八十里,曰禺稿之山,多怪兽,多大蛇。
再向东四百里,就到了非山的顶部。山上盛产金属矿物和玉石,没有水,山下到处是蝮蛇。
【原文】
【原文】
再向东五百里,是漆吴山,山中没有花草树木,多出产能够用作棋子的博石,不产玉石。这座山位于东海之滨,在山上了望是大片丘陵,有光影忽明忽暗,那是太阳停歇之处。
再向东五百里,是夷山,山上没有花草树木,到处是细沙石子。湨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南流出列涂水。
【译文】
再向东四百里,是虖勺山,山上到处是梓树和楠木树,山下发展很多牡荆树和枸杞树。滂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东流入大海。
又东五百里,曰仆勾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草木,无鸟兽,无水。
【译文】
再向东五百里,是发爽山,没有花草树木,到处是流水,有很多红色的猿猴。汎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南流入渤海。
右南经之山志,大小凡四十山,万六千三百八十里。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