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东山经(1)[第1页/共4页]
【译文】
【译文】
【译文】
①鳡鱼:也叫作黄钻、竿鱼,体耽误,亚圆筒形,青黄色,吻尖长,口大,眼小,性凶悍,捕食各种鱼类。
再向南三百里,是座岳山,山上有富强的桑树,山下有富强的臭椿树。泺水从这座山发源,向东流入湖泽,水中有很多金属矿物和玉石。
①犁牛:毛色黄黑相杂的牛,像虎纹似的。
再向南三百里,是勃齐山,没有花草树木,也没有水。
再向南三百里,是杜父山,没有花草树木,到处流水。
【译文】
【译文】
【译文】
又南三百里,曰南姑射之山,无草木,多水。
【原文】
再向南三百里,是番条山,没有花草树木,到处是沙子。減水从这座山发源,向北流入大海,水中有很多鳡鱼。
又南三百里,曰勃亝①之山,无草木,无水。
再向南三百里,是卢其山,不发展花草树木,到处是沙子石头。沙水从这座山发源,向南流入涔水,水中有很多鹈鹕,长得像普通的鸳鸯却长着人一样的脚,收回的叫声便是它本身称呼的读音,在哪个国度呈现哪个国度里就会有水土工程的劳役。
又西南四百里,曰峄皋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白垩。峄皋之水出焉,东流注于激女之水,此中多蜃珧①。
再向南六百里,是座曹夕山,山下到处是构树,却没有水流,另有很多禽鸟野兽。
【原文】
【原文】
【原文】
又南四百里,曰姑儿之山,其上多漆,其下多桑柘。姑儿之水出焉,北流注于海,此中多鳡鱼。
又南六百里,曰曹夕之山,其下多榖而无水,多鸟兽。
【译文】
【注释】
【原文】
①箴:同“针”。
【译文】
【原文】
【注释】
【注释】
【原文】
【原文】
再向南三百里,是座竹山,坐落于汶水边上,这座山没有花草树木,到处是瑶、碧一类的玉石。激水从竹山发源,然后向东南流入娶檀水,水中有很多紫色螺。
【原文】
【原文】
又南三百里,曰岳山,其上多桑,其下多樗。泺水出焉,东流注于泽,此中多金玉。
【译文】
又南三百里,曰栒状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碧石。有兽焉,其状如犬,六足,其名曰从从,其鸣自。有鸟焉,其状如鸡而鼠毛,其名曰鼠,见则其邑大旱。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湖水。此中多箴鱼,其状如儵,其喙如箴①,食之无疫疾。
【原文】
①芑:通“杞”。即枸杞树。②眠,装死。③螽:即螽斯,蝗虫之类的虫豸,体绿色或褐色,模样像蚱蜢,以翅摩擦发音,是害虫。
又南三百里,曰碧山,无草木,多大蛇,多碧、多水玉。
【原文】
【注释】
【译文】
再向南三百里,是座姑逢山,没有花草树木,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玉石。山中有一种野兽,长得像普通的狐狸却有翅膀,收回的声音如同大雁鸣叫,叫作獙獙,一呈现天下就会产生大水灾。
【注释】
再向南四百里,是座高氏山,山上盛产玉石,山下盛产箴石。诸绳水从这座山发源,向东流入湖泽,水中有很多金属矿物和玉石。
又南三百里,曰泰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金。有兽焉,其状如豚而有珠,名曰狪狪,其鸣自。环水出焉,东流注于江,此中多水玉。
【注释】
【原文】
【注释】
【注释】
再向西南四百里,是座峄皋山,山上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玉石,山下有丰富的白垩土。峄皋水从这座山发源,向东流入激女水,水中有很多大蛤和小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