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砂满园》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九十四章 钱家老夫妻[第1页/共3页]

“你们姐弟不是过来找恬恬去玩的吧?”钱姥姥揭开锅盖,把缸盆里本身拉好的面条下到沸水中,用筷子搅着,便问,“那你们现在去还来得及,没准在灯市上就能遇见呢。”

钱姥姥让他们进堂屋坐,苏铮不干,叫她尽管去灶房忙,钱姥姥想着锅里水快开了,也不推让,一边看火一边说:“这不是今儿个晌午开端恬恬她爹轮休了吗?小两口一筹议,过年都没好好歇息,没陪恬恬好好玩玩,干脆吃了饭一家三口就出去了,逛逛亲戚,买身衣服,这会儿灯市差未几开端了,返来还没着呢。”

他们姓钱,标准的五口之家,一对老伉俪带着儿子儿媳糊口,膝下另有一个四岁大的孙女,儿子在内里做长工,平时都住在内里,老伉俪常日里就逗逗孙女,日子简朴却也古板,大抵就是因为如许他们对刚搬到隔壁的苏铮他们很体贴。

“……一开端大师都哆颤抖嗦不敢吃,跑到梅先生门口去谢了又谢,又挠破了头皮去想回送些甚么,但日子一久大师就发明梅先生是个很好的人,回礼嘛,就是各家也做些吃食送畴昔,要不就提早筹办着棉衣细褥甚么的,在这天送畴昔。固然都是不值钱的玩意儿,但好歹是本身亲手一点一点做出来的,梅先生甚么没有,看中的不就是一个情意?”

苏铮忙道不敢不敢,谁晓得这个有点呆板的钱爷爷原地站了一会竟然没有活力,抱怨着走过来讲:“就你老婆子费事。”

团子看看那糖,又看看苏铮,见苏铮点头了,才去接糖,拿在手里看了看,俄然想到甚么,才说:“感谢钱爷爷。”

钱姥姥当然不管帐较她这些,她说:“就是青梅巷的梅先生家吧?他们给你也送了元宵?”她用手隔着一堵墙指指方向,“梅先生是北方来的人,那边的民风就是正月十五要吃元宵的,不过我们这边不兴这个,每年到元宵这天,梅先生准会叮咛下人给四周的邻里邻居送元宵吃一点架子都没有,是个很和蔼的人。”

“小苏问起梅先生,你平时不是总说本身懂很多吗?到处找人显摆,一开口就跟平话一样,现在还不快过来跟小苏好好说说?”

苏铮要去串门的这户人家就在她们家隔壁。

说话间钱姥姥已经起了面条,盛在一个大海碗里,把煮面条的汤都淋上去,在加盐,加一滴猪油,从角落里捧出一个土罐子,用洁净的筷子夹了几筷子酱菜摆在面条上,就这么端去堂屋了。

但谁叫她没有与人寒暄的天禀呢,她就是这么一个喜好直接的人,想迂回都迂回不起来。

苏铮抿嘴浅笑,对人说感谢是她一向跟团子夸大的,她但愿本身这个弟弟是个懂规矩的好孩子。而那麦芽糖,是钱爷爷用来哄孙女的,口袋里几近老是要藏上好几粒,他们两伉俪对本身三人这么好,很大一个启事是因为团子,他们真的是非常心疼小孩子的人。

大姐一向有教他说要记得对人说感谢的。

到了苏铮面前脸上倒是欢畅的,看了看她:“小苏来啦,坐,坐。你们三个都坐。”又从衣袋里摸出一粒用黄色的纸包着的麦芽糖给团子,驯良地说,“爷爷没有甚么好东西,只要这糖,团子吃。”

灯市?这么一说,苏铮也记起苏耀祖也说过明天元宵节镇上有灯市,不过返来的一起上除了看到仓促赶去摆摊的货郎们,花灯甚么的一只也没看到,不晓得是不是因为没颠末灯市的地区。

苏铮刚想说本身不想出去,可转眼看到团子眼中暴露懵懂又神驰的神情,想了想就改了口:“那倒不是,是如许的,刚才有人送给我们家一碗汤……元宵,我们一口气分着吃完了,吃完才想到应当要送点回礼,只是这类事我本身没措置过,就想来问问您,要如何做才好。”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