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三字经(2)[第4页/共5页]
[1]躔(chán):天体的运转。[2]中权:位于中心的要地。
中国当代耕作的粮食作物,首要有稻谷、小米、大豆、小麦、黄米、高粱,这六种都是人类保存之粮食。
【译文】
曰士[1]农,曰工商[2],此四民,国之良[3]。
【解读】
[1]草木:花草树木。[2]遍:到处都有。[3]水陆:水里和陆地。
长江,中国第一大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的主峰各拉丹冬雪山。黄河,中国第二长河,中华民族的文明摇篮,五千年文明的发源地,又被称为中华母亲河。人们充分应用这一水利资本为人类造福,比如在长江建立三峡水电站处理供电题目。黄河是含沙量最多的河道,偶然因上游的流沙太多乃至呈现断流。人们更加正视环保的首要性,建立了黄河母亲水窖以处理供水题目,也号令和号令更多的人投入到节水环保活动当中来。
【译文】
[1]曰:句首语气词,这里是叫做,称做的意义。[2]四时:指一年的春、夏、秋、冬四时。[3]运:运转,运转。[4]穷:穷尽,完了。
地所生,有草木[1]。此植物,遍[2]水陆[3]。
[1]三才:指天、地、人。[2]三光:指日光、月光、星光。
[1]稻:粮食作物,连皮叫稻,去皮叫米。[2]粱:即谷子,去皮后叫小米。[3]菽(shū):大豆,泛指豆类。[4]黍:去皮后称黄米,比小米稍大。[5]稷:指粟或黍属。
【译文】
【注释】
【译文】
【解读】
【注释】
寒燠[1]均,霜露改。右高原,左大海。
【解读】
【译文】
马、牛、羊、鸡、狗和猪,这六种植物是家畜。这些植物和六谷一样本来都是野生的,厥后被人们垂垂驯化后,成为人类豢养的植物。
曰黄道,日所躔[1],曰赤道,当中权[2]。
【译文】
中国的五岳是名山之代表,实在另有一处名山,就是黄山。提到黄山,自古有“五岳返来不看山,黄山返来不看岳”的说法,因黄山兼有泰山之宏伟、华山之峻峭、衡山之烟云,等等。跟着国度制定的法定假期的公布和履行,越来越多的人情愿出行游山玩水,既涵养身心,又增加见闻,也动员旅游奇迹的生长。
曰喜[1]怒[2],曰哀[3]惧[4],爱恶[5]欲[6],七情具。
“十干”指的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又叫做“天干”;“十二支”指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又叫做“地支”。是当代用来记时的标记。
【解读】
人类具有七种情感:欢畅、活力、哀痛、惊骇、爱好、仇恨以及欲望。
【译文】
曰[1]春夏,曰秋冬,此四时[2],运[3]不穷[4]。
[1]干:又称天干,当代用以记年、月、日的单位。[2]支:又称地支,当代用以计时的单位。一支相称于2小时。
【注释】
【解读】
[1]燠(yù):热。
【注释】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1],本[2]乎数[3]。
春、夏、秋、冬叫做四时,这四个季候不竭窜改,春去夏来,秋去冬来,依此循环几次,瓜代运转,永不断止。
我们国度所处的位置在全部地球的东北边。因为面积广宽,东北至黑龙江省,往南至海南省,超越热带、温带、热带,三个温度带都有。因为超越地区之大、温度差别、所合适莳植的农作物的差别,以是人们在糊口风俗和饮食风俗上有所差别。比如,在我国,就风俗以吃米和吃面来辨别一小我是南边人还是北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