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百家姓(12)[第2页/共5页]
满庞,字伯宁,山阳昌邑(现山东巨野)人,三国时魏国征东将军。
上古轩辕黄帝时,高人广成子隐居于石室中,因黄帝曾向他就教过治国之道,厥后子孙遂有以广为姓。
【姓氏发源】
廖
【名流】
【姓氏发源】
厍
居
利本坚,明朝英德人,官四川安岳县令。为人朴重,爱民俭用,时为世人赞成。
【名流】
沃
东
【姓氏发源】
【姓氏发源】
廖化,字元俭,本名淳,襄阳人。三国蜀汉将军,脾气英勇判定,屡有军功。
源于官职名,上古至先秦期间,主管卖力音乐的官员称做师,如轩辕时的司乐工延,商朝乐官师涓,春秋时卫国乐官师涓,晋国乐工师旷等等。这些乐工的子孙后代多以师为姓。
古
习
【姓氏发源】
【姓氏发源】
肥田,山东蓬莱人,明朝将领。嘉靖年间武进士,历任批示同知、晋升都司、江苏仪征守备等,世袭批示使。
廖仲恺,原名思煦,别名夷白,字仲恺,广东归善人。我百姓主主义反动前驱、爱国主义者。
【名流】
周太王古公亶父以后有以古为姓者。二源于春秋时晋景公大夫苦成叔,谋事有智,能文善辩,其后代中遂有以苦成为姓,后经演变成古成,最后改成单姓古。三源于北魏复姓吐奚氏后改成古姓。
【姓氏发源】
【姓氏发源】
【姓氏发源】
【名流】
【名流】
【姓氏发源】
商王祖乙曾把都城迁至耿,后迁都于亳,留在耿的部分王族以耿为姓。二说在周灭商后,有建诸侯小国耿,春秋时被晋国所灭,其王族先人遂以国名耿为姓。
出自寺人之后代,取官吏之意,而非阉宦之宦,寺人先人以宦字为姓。二源于以官职为姓。战国时赵国设有宦者令,至汉朝时有宦者令、宦者丞等,厥后有以宦为姓。
艾若纳,宋朝时吴兴令。身为父母官,爱民如子。座右铭:“爱民如恤血,挞吏胜看经,捧折乡胥手,何劳诵大乘。”
【姓氏发源】
夏禹的掌管车马出巡的御者名国哀,厥后子孙遂有以国为姓。二源于春秋时,齐国有上卿名国,子孙世袭上卿官职,后遂以国为姓。三说源于春秋时郑穆公之子公子发(字子国)以后。
夏王少康庶子名无余,建越国,都会稽(现浙江绍兴)。战国时被楚灭,其王族子孙后嗣遂以原国名越为姓。
【名流】
古时有小国习国,习国被灭后,习国人遂有以习为姓者。
文
【名流】
西周时,周成王封熊绎建楚国,其子熊挚受封于夔,建夔国。楚国以夔国不祀先祖为借口讨伐夔国,熊挚后代为避祸,有改熊字为能字做姓,亦有改成原封国名夔做姓。
夏少康王时,有大臣名汝艾,帮手康王兴业有功,其后代遂以艾为姓。二源于春秋时齐景公宠臣名孔,受封邑于艾,人称艾孔,其后代遂有艾姓。
习凿齿,字彥威,襄阳人。东晋闻名史学家,文学家。
【名流】
【姓氏发源】
聂士成,字功亭,安徽合肥人,晚清爱国将领。官至直隶提督。
【名流】
易牙,亦称狄牙,春秋时齐国人。齐桓公内侍。桓公身后,易牙与别人谋乱导致齐国大乱。
耿仲明,字云台,明末辽东盖州(现辽宁盖县)人。清初“三藩”之一。
春秋时,鲁国有隆邑,居其地者后遂以隆为姓。
【姓氏发源】
殳
【姓氏发源】
【名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