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百家姓(9)[第3页/共5页]
山涛,字巨源,晋代吏部尚书,竹林七贤之一。武帝时任尚书之职,每选用官吏,皆先秉承晋武帝之意旨,且亲作批评,时称猴子启事。
隗嚣,东汉名将,王莽末期,据陇西起兵,初附刘玄,任御史大夫;后封西州大将军。
宓妃,上古期间伏羲的女儿,灭顶于洛水,相传为洛水之神。
【姓氏发源】
山
焦
源于当代少昊氏以鸟名官,有乌鸟氏,厥后为乌氏。二源于南朝宋时,安宁国,其王姓乌。三源于当代鲜卑族复姓所改。南北朝时北魏乌石兰氏,进入中原后改成乌姓。
麴
隗林,又作隗状,秦朝丞相,秦始皇同一中国后的第一任丞相。
【名流】
汲
传说炎帝的后嗣孙名钜为黄帝的教员,在夏朝时,他的后嗣受封于封父(现河南封丘),建封父国,厥先人遂以封为姓。
【姓氏发源】
羿
巫子肖,广东省龙川县人,明神宗万积年间的新喻知县,清政廉洁,而被百姓誉为彼苍。
巴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当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中国当代文坛的大师,代表作品“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名流】
松赟,隋代北海县人。性刚烈,重名义,死于杨厚之难,城中皆流涕,克意倍增。
源于周朝大夫富辰以后。二源于春秋鲁国有富父氏,厥后亦有以富为姓。
春秋时,晋国哀侯与其弟都被晋武公所杀,其子孙逃奔他国,后以原爵位侯为姓。二源于夏后氏以后嗣,有受封于侯国,其子孙遂以侯为姓。三源于鲜卑族复姓所改。南北朝北魏复姓侯奴氏、侯伏氏,进入中原后改成侯姓。
【姓氏发源】
春秋时,晋国大夫豫受封于邴(现山东费县),人称邴豫,厥后有子孙遂以邴为姓。
【名流】
【姓氏发源】
周考王有子名家父,在周朝为卿士,其子孙后嗣遂以家为姓。二说是《诗经·小雅·节南山》的作者家父,周朝大臣。面对在朝者的残暴,他挺身而出,但愿周王用人唯贤,为民谋福,得先人之尊敬,遂以其名家为姓。
【姓氏发源】
源于以邑名为姓,西周时,周王室封东夷族少昊氏挚的后嗣于郗邑,厥后子孙遂以郗为姓。
车
【名流】
【姓氏发源】
焦竑,字弱侯,明朝江宁人,万积年间进士。在翰林院做修撰事情,著有《焦氏笔乘》等。
夏朝时,有部落族为糜氏,厥后遂以糜为姓。二源于当代莳植物糜子以作食品,先人遂有以糜为姓。
【姓氏发源】
隗
【名流】
【名流】
【姓氏发源】
井
【姓氏发源】
封孚,字处道,后燕慕容宝时,官任吏部尚书。为人谦善博纳,甚有大臣之体。
段干木,战国时魏国人,隐居魏国,屡封官禄而不受。魏文侯亲身上门拜访,干木乃至逾墙而避之。
夏朝,穷氏部落首级名叫后羿,又称夷羿,长于射箭,传说他射了九个太阳,仅留一个。厥后子孙遂有以羿为姓。
储光羲,唐朝开元年间进士,授翰林,历任县尉、监察御史等。以山川故乡诗著称于时,诗风朴素、高古,富有民歌风味。先人常将其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并称。
【姓氏发源】
糜信,三国期间吴国人,经学家,官乐平太守。著有《春秋谷梁传注》《春秋说要》等。
西周时,周王室封其一支后嗣子孙于蓬州,居其地者后遂以蓬为姓。二源于蓬姓先人用蓬草以筑屋,厥后子孙遂用蓬字为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