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百家姓(5)[第3页/共5页]
周朝大夫辛之子,派往晋国为太史,掌管晋国的史乘典册等。厥后嗣以董为姓。春秋时史官董狐即为厥后。又有神话传说,舜帝时有叫董父的人,长于养龙,厥后遂以董字为姓。
成
狄是以族定名的姓氏。源于周朝。周朝的时候狄族活动于齐、鲁、晋、卫之间。后代的子孙因而以族名为本身的姓氏,称为狄氏。又是以国为氏的姓氏。出自参卢氏,为炎帝的后嗣。他们的鼻祖叫做孝伯,又叫做考伯。发源于山东省境内。孝伯是炎帝姜氏的后嗣,因为在参卢居住,以是又叫做参卢氏。周成王封他于狄成(明天的山东省高青县南),他在那边建立了狄国。这个国度灭亡今后,国人便以国为氏,姓狄。
【姓氏发源】
源于汪芒氏所改。防风氏在商朝为汪芒国(现浙江武康)。厥后嗣简化为汪姓。二源于以邑名为姓。春秋时鲁桓公庶子名满,受封于汪邑,厥后遂以汪为姓。
董其昌,明朝闻名书画家。
计宗道,字惟中,明朝弘治年间进士,任常熟知县、衡州知府等职。英勇有为,临事有主意,遇灾歉之年,为民请命,力图减免赋税。
庞统,字士元,德公之侄,道号“凤雏”,荆州襄阳(现湖北襄樊)人。官至智囊中郎将。与诸葛亮才干齐名。率众攻雒县,被流矢击中,身后被追赐为关内侯,谥曰靖侯。现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县,有庞统祠墓,为国度重点文物庇护单位。
【名流】
【名流】
【名流】
【姓氏发源】
西周期间,周公旦之子茅叔,受封于茅(现山东金乡),建立茅国,后茅国为邹国所灭,茅国后代子孙为记念故国,就以茅为姓。
计礼,字汝和,明朝刑部郎中。天顺年间进士。以画菊闻名,落笔皆用草书。时人称“林良翎毛夏昶竹,岳正葡萄计礼菊。”
西周时,召私有后嗣受封于浿(pèi)丘(现山东淄博),厥后子孙遂有改浿为贝,是觉得姓。
春秋时,虞国大夫百里奚,名奚,字子明。其子孙后代遂有以其字明为姓。又有传说燧人氏期间,有大臣名叫明由,厥后以明为姓。
【名流】
【姓氏发源】
【名流】
茅
【名流】
臧
熊
祝允明,明朝长洲(现江苏姑苏)人。著有《怀星堂集》《兴宁县志》等。与唐伯虎、徐祯卿、文征明并称为“吴中四才子”。能诗文,工书法,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
【姓氏发源】
狄青,字汉臣。宋朝人。善骑射。为延州教唆,勇而善谋,经略尹株,范仲淹待之甚厚。仲淹授以《左氏春秋》。狄青因折节读书,精通兵法。以功升枢密副使。平生前后25战,以皇佑四年(1052)上元夜袭昆仑关最闻名。
明
祁
周文王之子毕公高的后嗣中,有支庶受封于庞乡,因以庞为姓。
【名流】
【名流】
西周初年,周文王庶子叔郑,受封于毛国(现陕西岐县),世称毛公,厥后嗣有毛氏。现存铭文最长的青铜器“毛公鼎”,即为此毛国遗物。二以邑名为姓。周文王之子明受封于毛邑(现河南宜阳),世称伯明,厥后嗣遂以毛为姓。
【姓氏发源】
【姓氏发源】
米
【姓氏发源】
【名流】
汪
【姓氏发源】
戴逵,字安道,谯郡(现安徽宿县)人。东晋雕塑家、画家、学者。著有《释疑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