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百家姓(5)[第3页/共5页]
谈寿龄,清末无锡人,曾在淮安作幕僚,后官至四川夔州知府,离任后定居淮安。曾捐资创办谈氏东文学馆,传授日文和新学,培养了一批实业人才。
【名流】
计宗道,字惟中,明朝弘治年间进士,任常熟知县、衡州知府等职。英勇有为,临事有主意,遇灾歉之年,为民请命,力图减免赋税。
【姓氏发源】
庞
祝允明,明朝长洲(现江苏姑苏)人。著有《怀星堂集》《兴宁县志》等。与唐伯虎、徐祯卿、文征明并称为“吴中四才子”。能诗文,工书法,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
西周期间,周公旦之子茅叔,受封于茅(现山东金乡),建立茅国,后茅国为邹国所灭,茅国后代子孙为记念故国,就以茅为姓。
【名流】
狄是以族定名的姓氏。源于周朝。周朝的时候狄族活动于齐、鲁、晋、卫之间。后代的子孙因而以族名为本身的姓氏,称为狄氏。又是以国为氏的姓氏。出自参卢氏,为炎帝的后嗣。他们的鼻祖叫做孝伯,又叫做考伯。发源于山东省境内。孝伯是炎帝姜氏的后嗣,因为在参卢居住,以是又叫做参卢氏。周成王封他于狄成(明天的山东省高青县南),他在那边建立了狄国。这个国度灭亡今后,国人便以国为氏,姓狄。
毛
毛泽东,字润之,湖南湘潭韶隐士,巨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层反动家。中国共产党、中国群众束缚军和中华群众共和国的首要缔造者和带领人。建国后担负中华群众共和国主席、天下政协第一届委员会主席等职。
【姓氏发源】
【名流】
周武王之弟姬叔武受周武王封于郕(现山东宁阳),建郕国,也称成国,其子孙后代遂以成为姓。
陶母湛氏,中国当代一名驰名的良母,与孟母、欧母、岳母齐名,并称四大贤母。她以教子有方和宽宠遇人称道于世。《幼学琼林》中:“侃母截发以筵宾。村媪杀鸡而谢客。此女之贤者。”这“侃母”,指的就是东晋名将陶侃的母亲湛氏。
【名流】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仆人,康有为弟子,广东新会人。近代政治家、文学家。著有《中国汗青研讨法》等。清末年,与康有为师生二人,倡变法维新,人称“康梁”。
【名流】
【名流】
【名流】
【姓氏发源】
【姓氏发源】
【姓氏发源】
纪昀,字晓岚,清朝闻名学者。曾任乾隆年间礼部尚书、兵部尚书、左都御史、协办大学士和《四库全书》总纂官。为人通达,礼贤下士,交游甚广,朋友知己、弟子故吏不计其数,是乾隆期间公认的文坛魁首。
明克让,字弘道,隋朝人。少好儒雅,博涉书史,天文历法、占卜他都深有研讨,各得其妙。先在梁朝作官,后又在周朝作官。文帝受禅后,被拜为率更令,进爵为侯。著有《孝经义疏》《古今地带记》《续名僧记》等。
春秋时,鲁孝公之子名彄,受封于臧邑(现山东境内),厥后遂有臧姓。二源于以王父字为姓。据《姓苑》记,鲁惠公之子名欣,字子臧,厥后子孙以祖父的字为姓。
【名流】
源于芈姓。西周芈姓后嗣鬻熊受封于楚国,定都于丹阳(现湖北秭归),厥后嗣以熊为姓。
贝
春秋时,有小国名鄅,其子孙后嗣遂有去邑旁,以禹为姓。又说夏禹后嗣以禹为姓。
狄
茅盈,字叔申,西汉咸阳(现陕西境内)人,汉朝闻名隐士,与其弟茅固、茅衷一起隐居在东山,世称“三茅真君”。著有《茅山志》《太元真人东岳上卿司命真君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