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第1页/共6页]
浓墨似的天幕,奔涌河道中滚滚业火,比翼鸟的哀鸣穿过噪音林,林中奏起奇妙的歌声,仿佛记念一族公主之死。而渺渺长河上,那些小小的红色的噪音花却不惧焚风,像一只只迁徙的幼鸟,穿过火焰漂散于河中,又似一场飞扬的轻雪, 有一朵特别固执,跋山渡水缓缓漂落于阿兰若鬓边,她抬手将它别入鬓发,手指在鬓角处轻抚后一停。那是沉晔给她别花后,惯做的一个行动。她愣了愣,很久,却笑了一下。金色的比翼鸟最后一声哀鸣,她抚着鬓边白花,缓缓闭上了眼睛。大鸟在河中静成一座雕塑,唯有火焰不熄,而长发的公主已靠着铁弓,耗尽了生命,步入了永久的虚无。大火三日未熄,燃烧之时,公主与铁弓皆化为尘沙,消弭于滚滚长河。这便是阿兰若的平生。
阿兰若手中的笔一颤,纸上是“浮生多态,天命定之”八个字。本是一笔好字,最后一字却因执笔的颤抖,生生坏了气韵。
为阻敌于思行河外,阿兰若使了招魂阵,燃尽了本身的灵魂。这便是她魂飞魄散的启事。这才是她魂飞魄散的启事。
青年居住的石板旁,两棵老树长得富强苍郁,树间用健壮的青藤搭了个可供躺卧的凉床,阿兰若靠坐在上头远目林外风景,和声道:“你畴前常说的那句,浮世浮生,不过一场体验,我感觉甚有事理。生之是非,在乎体验,体验很多便是寿长,体验得少便是寿短。我克日了悟,我这段人生,看起来短,实在也算长了。”停了停,续道,“若说王宫中另有何人值得惦记,不过王兄罢了,他性子淡薄,实在偶然上君之位,此时与夜枭族这一战绝非偶尔,定然是母……倾画夫人的战略,意欲借刀杀人,将王兄撤除。王兄他非御敌良将,一旦上了疆场,定然不能活着返来。”
凤九瞧见坐在石板上同阿兰若讲事理的白衣青年时,实在没认出来他是谁。
阿兰若缓缓昂首。
阿兰若笑了一笑,怠倦道:“同母亲的尘缘,就让它告终在这一世罢,若另有循环,我也没甚么好求,只求循环中,不要再同母亲相遇了。”
天上长庚星亮起,夜枭族大王子喜不自胜,正欲领军渡河。月光星辉之下,隔河瞭望,却遥见对军主将手中蓦地化出一张一人高的铁弓,三支无羽箭携着凛冽风声划破夜空,无羽的长箭直直坠入河中心,化作三根庞大铁柱,立于澎湃水面一字排开。
倾画的眼神更见怜悯,道:“他向你王兄求了一门婚事。”
凤九却始终没法明白,阿兰若最后阿谁笑是在想着甚么。
倾画回身行了两步,又转头道:“你的案子今晨已定下来,安在三今后行刑,沉晔中午递上来这则文书,请上君将行刑之权移给神宫。你去神宫已是必将之事,神宫那些刑具,比刑司地牢中的多上很多,我知你即便魂飞魄散也不肯受此屈辱,若实在接受不住,便用瓷瓶中的药自我告终吧。这是我作为母亲,能给你的最后怜悯。”
庞大的沉默中,倾画的脚步渐行渐远,纤细辩白,能听出那貌似慎重的脚步声中隐有混乱。待倾画的身影消逝在牢口那扇阴沉的大门外时,站得远远的小卒子慌里镇静跑过来,重点起一盏油灯。
可她仍然紧紧固执笔。
烛光昏沉,映照在叠好的文书上,模糊现出墨迹。阿兰若伸手摊开面前的文书,掠过纸上一笔清隽刚毅的墨字。枯瘦烛影中,目光在纸上每下移一分,神采便白一分。很久,昂首望向她母亲,除了面色有些惨白,小指仍在微颤,神情竟仍然安闲,甚而唇角还能筹出一个笑:“沉晔大人呈递的这封文书,写得中规中矩,不如他一贯的萧洒恣肆,文采风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