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李儒[第1页/共3页]
入雒以后,董卓想建立威望,便是李儒建言废立天子,把少帝刘辩从皇位上拉了下来,搀扶了刘协继位为天子。
凭着董卓手中的西凉军、并州军,以及雒阳禁军,便是横扫天下又有何难!
明面上的仇敌还好说,最让人头疼的,还是暗中的老鼠。雒阳城中的那些个世家豪族,朝堂上的那些个士大夫们,他们嘴上顺服,内心可都憋着坏呢,一不留意,就有能够被他们钻了空子。
“徐荣无能,败了也就算了,竟然连荥阳也丢了,该杀!”
只可惜军令还没达到,徐荣便引军攻卷县去了。
李儒将军报递了畴昔,董卓接过一看内里的内容,顿时气就不打一处来。
这还不到十天,竟然又有败报传来,并且连荥阳都丢了,他如何能不气愤。
李儒给出的来由很简朴,董卓身在雒阳,背靠关西大本营,可谓兵精粮足,没有需求舍弃雒阳周边的雄关樊篱,而去与关东诸侯客场作战。
李儒点了点头,“天然是要出兵的,我们不太小败一阵,可朝中却必定民气浮动,恰好借一场大胜来停歇风波。只是,眼下还得妥当措置徐荣败北之事。”
“哼,关东鼠辈算个甚么东西,焉能与我西凉铁骑相提并论!老夫不日便将亲率雄师出征,将这些关东群寇尽数诛灭!”
这在世人看来的确是一步臭棋,但李儒不这么以为。
别人要的,是权势、职位与名利。
董出色来越肥,但李儒却越来越瘦。
坦白来讲,如果张恒手中具有这些力量,他的挑选应当会和李儒差未几。
“文优,有要紧事?”
再者,李儒早就看出关东诸侯皆是一群名利之徒,就算勉强聚在一起,也是一盘散沙,敢不敢主动打击都是两说,更遑论攻破雒阳。
闻言,董卓立即皱起了眉头。
“不错,关东群寇确切出兵了。”
因为李儒所言,与最后定下的计谋背道而驰。
自入雒以后,董卓便把尚书台交给了李儒掌管。现在朝堂大事,可谓是李儒一言而决。除此以外,李儒帮董卓练兵多年,在军中也有着很高的声望,是实打实的董卓个人二号人物。
“明公且息怒,不过是互有胜负罢了。”
董卓的神情立即严厉了起来,“文优,你的意义是说,那些世家豪族见我军新败,会趁机反叛?”
董卓也不觉得忤,反而开口劝道:“文优啊,你现在手握台阁,总览众事便可,又何必事必躬亲,累坏了身子可就不好了。”
从后宫到尚书台的间隔并不算远,现在的气候也远远称不上酷寒,但董卓这一起走来,不但没有感到暖意,反而更加步路盘跚,额头上直冒虚汗。
比拟于李儒的淡然,董卓的反应可就大多了,还没听到详细环境,便猛地一拍桌案,顷刻间须发皆张,仿佛一头择人而噬的凶兽。
长此以往,不瘦就有鬼了。
“文优。”
“正跪在宫外,等待召见。”
“莫非是关东群寇?”
实在也不但是年事的题目,入雒以来董卓日趋收缩,不但是心机上的,更是心机上的。
董璜立即抱拳道,随后回身拜别。
董卓哂笑一声,“打天然是要打的,难不成还要恭迎那些关东群寇入雒不成。”
到底是老了啊!
“关东鼠辈也敢出兵伐我,当真是不知死活!打到那里了?”
他之于董卓,相称于荀彧之于曹操,诸葛亮之于刘备,鲁肃之于孙权。
董卓带着董璜大步迈进尚书台,便见到了正在伏案措置政务的李儒。从他脸上的黑眼圈就能看得出,这家伙昨晚必定又熬夜了。
倒也不怪董卓如此气愤,前番杨定被杀后,徐荣就给雒阳发过军报。得知杨定战死的董卓大为恼火,当即就要主动出兵讨伐关东,却被李儒拦了下来,最后只给徐荣下达了一个恪守荥阳的军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