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三国:我在季汉当丞相》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六百三十九章白衣归乡[第1页/共4页]

自此以后,世人便将‘文襄’二字当作最高规格的谥号,遂成为历代忠臣寻求的极致。

“为何?”刘备还是不明白。

除了张恒不迷恋权势以外,更首要的是多年的手足交谊。

“陛下宽仁,此乃海内所共见也,臣天然无所思疑。然人间之事,大多身不由己。站在了臣这个位置上,倒是已经尾大不掉了。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

而本日,他却再度穿起了十数年没穿的白衣。

张恒傲然道,同时摆出了一个自发得帅气的姿式。

张恒天然是不会脱的。

辟地有德曰襄;因事有功曰襄;威德服远曰襄。

出走半生,返来还是少年!

“不准!”刘备皱眉道,“子毅,你发甚么疯!天下初定,恰是百废待兴之时,你乃朝廷栋梁,没有你的帮手,我如何管理天下,使百姓安居乐业!”

说着,张恒便在刘禅身边坐了下来,听着刘备对他的考校。

刘备还是之前阿谁刘备,并没有因为成为天子而窜改,更没有疏离群臣。

很久以后,他再度将目光看向张恒。

“如此白衣,与我的气质恰好符合。”

自出任徐州长史以后,为显慎重,张恒便再也没穿过白衣。

至于尚书省那边,就简朴多了。

当晚,张恒便带着一家人,出了洛阳。

但是,就在封赏的半个月后,丞相兼都督府令张恒却召开了一次集会。

“不准,不准,就是不准!”

“子毅……你本日为要穿这套衣服?”荀采游移着问道,强忍着去摸张恒额头的打动。

但是,刘备却大手一挥,直接批准。

大抵是当年颍川初遇时吧……

对于两人的功绩,刘备天然是赐与了高度赞美,同时给两人加官进爵。

洛阳,张府。

至于朝堂上,只要刘备和下一代交班人不胡作非为,国力天然会一点点规复,下一个乱世就在不远方。

天下一统已经有段时候了,出征的雄师也正在班师回朝的途中。

这是一个很大的权力,但这些年张恒却很少利用。

无法也好,欣然也罢,都只能如此。

他当然明白刘备的意义,但天底下哪有父亲用心刁难儿子的,这恶兴趣也太卑劣了些……

如此,刘备所担忧的骄兵悍将刘禅没法把握的题目,算是获得体味决。

“陛下何必明知故问。”张恒笑道,“不管是尚书台群贤,还是都督府世人,大多是臣一手保举。朝中重臣,也大多是臣的弟子故吏。如此权势,已然到了颠峰,合法激流勇退。”

……

可张恒看了看荀采手中的朝服,却摇了点头。

张恒开口解释道:“功成身退,天之道也!臣本就不想为官,这些年也是竭力支撑罢了。再者……臣也到了不得不走的时候了。”

说到这里,刘备总算明白了张恒的迷惑,赶紧开口道:“子毅何必如此多虑,弟子故吏遍天下,正申明你才气出众,为世人所敬佩。并且你我兄弟手足,绝无生疑之时。”

人力偶然而穷,人间之事又岂能尽在把握。

毕竟张恒还是太子的教员,与他一起考校倒是恰好。

冲动之下,刘备连自称都变了。

正如十数年前,他孤身赶往洛阳普通。

两个月后,关羽和张辽的雄师班师回朝,正式到达了洛阳。

这下刘备慌了,神情中暴露了一丝惶恐。

通传以后,张恒却被召进了东宫。

闻言,刘备微微一愣。

时任尚书令的诸葛亮,亲身为恩师制定了谥号——文襄。

“这……”

张恒却笑道:“臣此来,除了偿还佩剑以外,还要请辞。”

张恒持续拱手道:“昔年,陛下曾问臣,如果太子荏弱,如何把握这满朝骄兵悍将。而彼时臣答复说自有体例,现在臣将归去,便在临走之前,帮陛下处理这个困难吧。”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