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常山赵子龙来投[第2页/共2页]
4000多人的正规军,在这个汉末乱世已经算是真正的一方诸侯了。要晓得,十八路诸侯讨董,很多诸侯的兵力也不过三五千人罢了。
时候很快又进入了夏季,张循穿越来到汉末已经一年了。
中原,董卓与关东诸侯的混战根基结束,关东诸侯民气不齐、粮尽而散,讨伐董卓可谓失利。接下来,就是诸侯之间相互攻伐,扩大权势争霸天下的乱世了。
如许官府正面、军民同乐的场景,真的已经无穷靠近了赵云心目中的承平乱世、大同社会。
此中天然是有私心的,乃至大部分都是私心,只是想升官发财罢了。但张循不在乎,他有外挂,不怕人有私心,只要你不是想行刺他,能按他的要求做事就行。
张循在节制区的声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几近统统人都信赖,黄巾军在张循张教主的带领下,必然会持续扩大气力,慢慢实现建立承平乱世的欲望。
这个夏季,虑虒、原平、广武、葰人、卤城各县百姓过得相称满足,黄巾军给大师分了地,帮手修桥铺路建房,减少了苛捐冗赋和劳役。即便叫去帮手干活都会发人为,这在之前的确想都不敢想。
别的,张循用卜卦体系来找矿,也是无往而倒霉。本身并州就是产煤区,加上张循发明的煤炉,夏季用来烤火做饭御寒,便利多了。
鉴于黄巾军目前的身份题目,张循要他们在内里不要直接说黄巾军求贤若渴,只是流露三言两语勾引他们前来看一看、瞧一瞧,说不定就会被张循节制区的各种政策吸引,留下来效力。
并且,张循部下的黄巾军,练习体例与这个期间的其他军队不一样,粮饷、设备、思惟程度也大不不异,战役力不成同日而语。
又因为鼓励行商,很多新东西被缔造出来后,被行商有构造地发卖到中原或塞北,为张循换回了很多粮食或马匹,或其他原质料。
另一方面,他地盘一下扩大到五个县,也需求稳固战果。可不能像184年产生的黄巾叛逆那样,缓慢扩大,看似阵容浩大,囊括天下,成果不堪一击。
等见到张循,听了张循对将来的各种假想、打算后,赵云顿时心生神驰。如果真能实现那样的承平乱世,那就真是不枉人间来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