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联军各奔东西[第1页/共2页]
“董卓退走,恰是我等进军篡夺虎牢关之时。但我不知,诸位为安在这里踌躇不决?”联军大营中,曹操看着面前浩繁诸侯,满脸惊诧之色。
“我等奉温侯之命,接贾文和分开,挡我者杀无赦。”
刘备没有如同张飞这般莽撞,他还是上前躬身施了一礼道:“袁公,三弟莽撞,刘备先向袁公报歉。刘备乃是汉皇后嗣,身上流着高祖天子的血,现在大汉陵夷我不能见死不救,董贼乃民贼,我必诛之。既然诸侯无进军之意,刘备只能先行前去,望诸公早早出兵,诛杀民贼。”
世人闻言,皆是各有思疑之色。
“现在孟津失守,董卓必将尽力反攻,盟主待在险地,如果败北,我军好不轻易获得的战果又将付之东流。如果我们现在进军大破虎牢关,定能够直入京师,扫平民贼,还望本初与诸位勿要太计算小我得失,早早进军。”
张飞扫视在场世人冷哼一声道:“一群鼠辈怯懦如鼠,不敷与谋,大哥,我们走!”
曹操点头道:“兵不在多在精,将不在勇在谋。若比战力,即使我有十倍之兵也不是西凉军的敌手。但眼下洛阳沉湎,盟主受困,我等即使不能取胜,也能够以此机遇博取一分名声,为将来做筹算。”
就在这时,门别传来了狠恶的拍门声。
董卓天然不清楚,就在他前脚方才走,关外的联军已经晓得关内幕况。
贾夫人看了看四周这些虎狼之士,点点头。
明显,之前的战役后,联军士卒已经丧失了斗志,特别是袁绍,为了自保,现在压根不筹算进军洛阳。
“兵马全数点齐吗?”
李儒闻言脸上有些难堪,笑了笑,朝着身边的士卒挥挥手。两个西凉军士快速入内,架住贾诩,就筹办出去。
李儒看了看气候,说道:“气候极好,马车以内也有人仆人照顾,文和无需担忧,统统衣物皆无需筹办。”
听到袁绍这席话,曹操只能心中苦笑万分。
世民气领神会,乐进早有筹办。
“贾诩固然家底较薄,但些许衣物还是能够支撑。外间气候虽好,但贾诩之冷不在皮肤,而在肌理。如果一件衣服能够令人暖心,也算是极好了!”
曹操对此已经毫不在乎,当即命着猎户带路,越界而行。山路难行自不必言,即使曹操数十精锐之士,饶是如此,也没有撤退的筹算。
曹操义正言辞,但是在场那些人已经被打怕了,眼下又如此必定董卓是撤走,而不是耍甚么鬼把戏。
袁绍神采阴沉,中间的袁术也是嘲笑不止。
本身固然秉承自保,但江山崩塌之时,单凭小我之力,也难以撼动这六合变色。
当初汜水关下他们丧失惨痛,现在好不轻易有机遇伏击董卓,袁绍却坐以待毙,白白错过良机。
曹操一走,孙坚、孔融和刘备这几人也坐不住。
曹操点头道:“这叫以退为进之策,与其在洛阳持续调停,不如隐入关中,再图大事。”
实在曹操心中也明白。这些光阴,军中有所传闻,袁绍每日都在派人前去幽州。
书房的门被推开,李儒的身影呈现在贾诩面前。
下人方才开门,大队的西凉兵直接窜了出去,府内顿时鸡飞狗跳,惊呼连连。
如此笨拙的行动,实在是让民气中不忿。
曹操肝火冲冲的回到营内,曹仁曹洪几人已经迎了上来。
与其如此,还不如静观其变。
书房中,贾诩静坐长官,脸上尽是怡然得意之相。
袁绍见此,心中倒是乐开了花,看着义愤填膺的曹操说道:“本盟主看来,我们统统还是以稳为主。若董卓真的自行退回洛阳,那么这虎牢关不日就将不攻自破,我等只需围困数日便可长驱直入洛阳,何必在这里白搭兵力。孟德勿要暴躁,不日我们定能在洛阳城内把酒言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