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杨修杨德祖[第2页/共2页]
但他不傻,朝中敦睦对于现在的并州来讲,最为首要。杨彪身为四世三公杨氏以后,他的主动挨近,对于吕布来讲就是一个趁机修复干系的绝佳机遇。
吕布要的是真逼真切的人才,即使此人出身世家,但只要才德两边面合适,都可用。
不过吕布也清楚,这个期间的文人贤士可没有一个省油的灯,他们中有一些智谋之士,但更多的都是口口声声仁义品德,但实际上都是为了本身家属谋私。正因如此,求贤令上才会特地写下,先用再录的要求。
现在的他还是幼年之时,如果好好培养的话,说不定今后还真的是一个不错的人才。
杨彪又说道:“臣有一子,年方十六,有些才气,如果陛下不弃,臣愿保举儿子为朝廷效力。”
陈琳本就是建安七子之一,文笔明显四海,谱写求贤令,天然无碍。
想到这,杨彪豁然了,快步走上前说道:“天下贤才大半出自世家,如果世家之才气被朝廷所用,定能开创新的伟业。之前陈宫回绝征召,皆是他对大将军有所成见,有眼无珠。天下其他英才决然不会如同他们普通。大将军固然出世豪门,但殊不知当初的高祖未曾起家之前也不过是一个亭长,但得世家之弟诸如张良来投,这才有了大汉数百年的基业。可见,世家后辈对于朝廷来讲,极其首要。臣认同大将军举才的体例。”
世人都沉浸在高兴当中,就连刘辨也健忘了身上的怠倦,畅怀大笑。
再强行和他为敌,只会以卵击石。
一时候他们有些六神无主,不知该如何决定。
不管是世家还是豪门,在察举制已经被突破的环境下,想要获得重用,唯有保举。
吕布岂能承诺。
刘辨考虑半晌点头道:“大将军所言甚是,就依大将军所说,顿时草拟圣旨,公布求贤令,招揽天下人才来晋阳。”
吕布本来对世家就有很大的成见,现在他占有高位,手握大权,不成一世。观其行事气势,只招纳豪门人才,将世家人才拒之门外。短期以内,世家不会有任何影响,但跟着吕布交战四方,大汉的烽火渐渐停歇,这个题目就更加透暴露来。
豪门有贤才,但和庞大的世家比起来,确切是杯水车薪。吕布想要粉碎世家建立起来的庞大社会网,这才不竭重用豪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