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三国:熟悉剧情的我,成为绝世名将》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66章 仁义与权谋[第2页/共3页]

“父亲,但是……”

“哈哈哈……”这时,刘封俄然大笑起来,“叔父,我明白您的意义了。”

“这……”关羽愣住了,他从未想过这个题目。

“但是……”

“不瞒公子,我此次来,就是为了向关将军申明环境的,但是……”潘濬说着,无法地摇了点头,“您也看到了,我还没来得及开口,就被他劈脸盖脸地怒斥了一顿。”

“叔父,您细心想想,哪有将体味如此虐待敌国俘虏?哪有俘虏被关押起来,却仍然面色红润,毫无菜色的?”刘封不卑不亢地说道。

“哼,你另有甚么话要说?!”关羽肝火冲冲地问道。

“如果换作你,你会如何措置?”刘封俄然问道。

“现在滞留在樊城的魏军俘虏另有两万五千多人,这可不是个小数量啊!”马忠感慨道。

“罢了,不说这些了。”潘濬摆了摆手,“我还要归去措置公事,就不打搅公子了。”

“哦?甚么体例?”关羽和一旁的关平、习珍都猎奇地看向了刘封。

“砰”的一声巨响,那张本来还算健壮的桌案,竟然被关羽一掌拍得四分五裂。

“是啊,这可不是件轻易的事,更何况,如此后勤本就吃紧……”刘封说着,叹了口气。

“潘处置辛苦了,此次运送的粮草数量很多吧?”刘封问道。

“您是想说,您如许做,是为了彰显我军的仁义,是为了收伏民气,对吗?”

“莫非公子当初要求马超将军从汉中运送粮草,就是为了应对现在的局面?”马忠俄然想到了甚么,摸索着问道。

“哼,我就晓得。”关羽冷哼一声,“那些家伙,一个个好吃懒做,还要我们好吃好喝地供着他们,真是岂有此理!”

关羽对弱者一贯仁慈刻薄,但对那些在他看来有任务的人,却常常非常严苛。或许这就是所谓的“慈不掌兵”吧。

站在刘封身后的马忠吓得浑身一颤,关平、习珍更是神采惨白,一句话也不敢说。

押送俘虏分歧于运送粮草辎重,能够让俘虏本身行走,但现在汉水众多,陆路受阻,只能先将大部分俘虏滞留在樊城,等待船只运送。

“早就听闻公子来到荆州,只是公事繁忙,一向未能登门拜访,还请公子包涵。”

“孩儿知错了。”关平赶紧认错。

固然详细内容不得而知,但马忠还是感觉有些蹊跷:

二人走进营帐,只见关平允低着头,像个做错事的孩子一样,站在一旁挨训。

“叔父息怒!”刘封大喝一声,禁止了关羽的下一步行动。

“但是,他们有足足三万多人啊!”刘封提示道。

“你说甚么?!”关羽勃然大怒,猛地一拍桌案,“你竟敢说我错了?!”

潘濬也看到了刘封,赶紧拱手施礼道:

就在这时,一个四十岁出头的文士模样的中年人黑着脸从营帐中走了出来,看模样表情非常愁闷。

一股无形的压力刹时覆盖了全部营帐,关平、习珍等人吓得大气都不敢喘,只要刘封面不改色,迎着关羽的目光,果断地说道:

刘封深知关羽的脾气,只能苦笑一声。

“粮草?但是数量不是……”马忠说到一半,俄然恍然大悟地一拍脑门,“公子是说那些俘虏?”

“潘处置受委曲了。”刘封安抚道,“我会找个机遇,好好劝劝叔父的。”

刘封晓得,潘濬是此次押送粮草的卖力人,此次运送的粮草数量庞大,他才会亲身前来。

“就是粮草的事。”刘封意味深长地说道,“你跟我一起去看看就晓得了。”

“唉……”潘濬叹了口气,“这点粮草,现在也只是杯水车薪啊。”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