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三国:熟悉剧情的我,成为绝世名将》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64章 封侯拜将[第1页/共3页]

是以,只要关羽铁了心要惩罚刘封,谁也拦不住。当然,刘封也并非毫无依仗,只要刘备还在,关羽就算要奖惩他,也会有所顾忌。

但是,就在刘封筹办付诸行动的时候,一个突如其来的动静却让他不得不临时放弃了这个打算。

“侵害军威毕竟不是小事,挨顿板子是免不了的。不过,只要父亲还在,叔父应当不会过分难堪我。”

而他们此行的目标只要一个,那就是见证刘备称王。

这三人站在最前面,就代表着刘备仍然是汉室臣子。

“臣等欲效仿古制,上表奏请天子陛下,册封先主为汉中王,领大司马,总督荆、益二州军事,以便其联络天下豪杰,共讨曹贼。待功成之日,臣等自当去官赔罪,即使身故,亦无怨无悔!”

“把船都给我划畴昔!”

“甚么?黄忠那老匹夫,竟然与我划一列为四镇将军?”

汉水当中,不时有兵士中箭落水,伤员和尸身稠浊在一起,被湍急的河水冲向下流。

“汉中王有旨:四征将军中,前将军由关将军担负,左将军由马超将军担负,右将军由张飞将军担负,后将军由黄忠将军担负。”

辛伍来自当代社会,天然风俗用当代社会的法则和法律来衡量统统。但是,他却忽视了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结义之情,以及他们心中共同的侠义精力。

“多筹办几艘船,随时筹办救济落水的兵士!”

“荡寇将军关羽、副军将军刘封接旨!”费诗手持圣旨,大声宣读道。

“昔日唐尧至圣,另有四凶反叛;虞舜至贤,另有苗民不臣。高后称制,宗室屡遭搏斗;孝昭天子年幼,上官氏一族权倾朝野。若非有伊尹、周公、霍光、博陆侯等忠臣良将,何故安定兵变,匡扶社稷?”

但是,贰心中却有些踌躇,不晓得是否应当现在就说出俘虏的事情。

“他的确就是刘备的御用信使,下一任的孙乾啊!”辛伍心中暗道。

本来,就在他分开汉中的这段时候里,汉中产生了一件大事。

奏章读罢,诸葛亮从侍从手中接过王冠,慎重地戴在了刘备的头上。

真正让刘封感到不测的是,汉中王竟然册封他为平北将军。

汉中沔阳,一座寂静厉穆的祭坛巍然耸峙。

“你倒是晓得审时度势!莫非你真觉得本身打了几场败仗,便能够如此傲慢高傲,目中无人了吗?来人,给我将这孝子拿下,我要好好让他见地见地军法的严肃!”关羽肝火冲冲地说道。

“现在我刚到,对很多事情都不体味,冒然提起此事,反而会显得我傲慢高傲。”

“更何况,城内的粮草辎重也因为大水受损严峻,恐怕对峙不了多久了。”刘封心中暗道,“是时候给他们加把火了,找个机遇向叔父流露些口风,再添油加醋一番……”

“给我挡住!城墙就是我们最后的防地!”

“平北将军?那岂不是和马超的平西将军平级了?”

繁侯,指的是以繁县为封地,并册封为侯爵,这对于身为刘备义子的刘封来讲,只是迟早的事情。

想到这里,刘封决定先静观其变,等候机会。

之以是将这三人安排在最前面,并非因为他们的官职最高,而是因为他们的官职都属于汉室官制,而刘备的左将军一职,恰是汉献帝所封。

随后,智囊将军诸葛亮登上祭坛,朝着刘备施礼后,从怀中取出一封奏章,朗声朗读起来。

“算了,还是不要节外生枝了。等过段时候,找个合适的机会再说吧。”

“封刘封为平北将军,进封繁侯。”

目睹刘封如此低声下气,关羽即使心中肝火翻滚,也不好再发作。毕竟严格说来,刘封并没有官职在身,他无权随便措置。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