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9章 权衡利弊[第2页/共2页]
现在以顾雍为首的代表愿捐赠赋税,交出多余的地盘,刘琦哪能听不出他们的弦外之音,这是归心认主的表示,当然也想调换功绩,再进一步。
很久以后,孙权回身看向顾雍等人,慨然道:“吾出东海,自此再无吴军矣!”
刘琦笑道:“曹丕、轲比能、公孙康三方并不同心,不过乌合之众,孤此番北上,无需用计,雄师临之,破敌如秋风扫叶耳!”
北方春寒料峭,南边已是花开各处,大江东去,曲阿水兵基地外,波纹照人。
此举曾引发轩然大波,江东士族极其不满,本来很共同重新核算地盘的,一变态态推三阻四,固然不敢动武,公开里却没少禁止。
卫温是孙权远亲,最善造船返航,孙权深知其本领,亲身遴选的第一名出海将领,诸葛直则是刘琦按照汗青记录保举,这两人恰是汗青上开荒南海的功臣。
顾雍言道:“大王神武,天下尽知,只是全军并发,需用赋税无数。今中原初定,淮南未复活机,不知粮草从何而出?”
政治就是衡量利弊的过程,刘琦也不会拒人千里以外,当下与顾雍商讨,由他首倡义举,援助兴汉,陈范围后以江东为表率,慢慢推行天下。
“明公真乃大义之人!”刘琦大喜,固然现在军中粮草勉强够用,但如果这些世家肯捐募,那就能打一个敷裕仗。
像顾家如许的大族,一家就能组建一支万人军队,加上宗族后辈都在官府任职,根深蒂固,这也是孙权到前期不吝杀功臣,也要打压四大师族的启事。
建安二十三年,又是一个初春。
汉王刘琦长身立于港口,望着涛涛江水,衣袂飘飘,身边一人身高七尺,方面紫髯,与江水通俗的双眸精光闪动。
三千水军有孙家旧将,也有吴国太亲信,别的是从岭南招募的兵士,另有五百善驾船的山越,根基个个都会修船认路,再加上装配指南针,找到琉球岛应当不难。
当年孙权不顾群臣群情,将东吴军政暂托刘琦代管,现在三年畴昔,刘琦贵为汉王,具有半壁江山,即将复兴汉室,孙氏基业该如何决定?
赋税当然多多益善,别看中原饱经战乱,那些世家豪族的黑货另有很多,都眼巴巴地等候投机,机遇能够给,但可否建功,还要看各族后辈的气力,不然用这些来衡量功绩,岂不是成了卖官鬻爵的灵帝?
心中猜忌的同时,也都暗自松了一口气,孙权临行交代,明显已将江东归属于刘琦,大汉即将再兴,他们岂不又是复兴功臣?
刘琦在江东推行的第一项新政,就是拔除察举制,改成科举,当然和汗青上的科举有所辨别,是按术科测验,即便是推举上来的后辈,入仕前也要插手测验,合格者才气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