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三国:开局接盘刘备,再造大汉王朝》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55章 暗流涌动[第1页/共2页]

襄阳城内流言四起,暗潮涌动,刘琦府中,听到动静的杜灵儿也有些心中不安。

“高,实在是高!”孙权恍然。

刘表则整日在学宫与綦毋闿、宋忠等撰写,将军政之事交给蒯越、刘磐,不闻不问。

想到此处,孙权一阵冲动:“公瑾是说,淮南之兵?”

周瑜此时反倒不急于出兵,言道:“南阳局势未明,不成妄动。”

刘磐笑道:“我亲身去请,大郎请卧龙去了两趟,大不了我去三趟就是。”

刘表淡淡一笑:“吾父子受命镇守荆州,生当同治,死当同亡,有何惧哉?只要将这些典范传于后代,此生无憾矣!”

周瑜点头道:“只淮南兵马,一定能拿下徐州,某按兵不动,便是等候机会,顺江而下,水陆并进直取中原。”

“竟有如此怪杰?”刘磐暗自吃惊。

蒯越叹道:“比起孔明风雅严明,庞士元则玩世不恭,要请他出山,恐也非易事。”

蒯越微微点头,俄然言道:“凤雏最好杯中之物,将军若能送些好酒,或许能打动其心。”

哪怕与刘琦对峙,也能满身而退,源源不竭向南阳增兵,荆州迟早不保。

经历蔡家之过后,刘表真正明白,此生最大的遗憾,并非荆州,而是他平生心血研讨经、易之学讲义未曾成书。

忍不住起家抓住周瑜手臂,豪情万丈:“孤有公瑾,何愁大事不定?”

“本来如此!”孙权闻言大喜,抚掌笑道:“先兄曾言,外事不决问公瑾,诚不欺我,若能为孙氏开辟基业,报仇之事容后再图,想必父兄亦能包涵。”

蒯越点头道:“至公子早已今非昔比,若未调兵,不成轻举妄动,眼下要紧的是安宁境浑家心,筹办粮草,包管军前稳定。”

周瑜却道:“主公只见局势,未见兵势也!刘琦奇袭南阳,曹仁、夏侯惇皆败,十余万曹军精锐尽失,今曹操虽阵容浩大,倒是北方久疲之卒,猜疑之众,一旦遇挫,必将土崩崩溃。”

蒯越笑道:“卧龙凤雏岂是浪得浮名?孔明我曾见过数次,此人风采不凡,博学多智,不但有管仲、乐毅之才,还曾到武当山求道三年,天文地理、阴阳八卦无所不精,可比张良、邓禹。”

如果真如周瑜所言,曹操大败而归,不但北方震惊,而中原兵马已被抽调一空,岂不是进军徐州的千载良机?

想到此处,刘磐又道:“听闻前几日庞士元已回襄阳,卧龙既已帮手至公子,何不再请他退隐,共保荆州?”

宋忠见刘表将这些官员驱走,叹道:“曹操觊觎荆州久矣,南阳垂危,明公何故置若罔闻?”

一众儒者听到刘表这番话,顿时点头感喟,这些年来,若非刘表收留他们,立学官、求儒士,此时存亡难料,更别说著书了。

刘磐问道:“那诸葛孔明,果然有经天纬地之才?”

刘表点头笑道:“吾儿长成,已数败曹军,取南阳、擒曹仁,足以傲视群雄,若其败于曹贼之手,亦是天意!若天绝炎汉,人力何能为也?”

孙权得知曹操兵进南阳,迫不及待从建业赶来柴桑,与周瑜商讨攻打江夏,发兵复仇之事。

曹操雄师攻入南阳,荆州一片震惊,传言曹军围攻宛城,刘琦独木难支,闹得民气惶惑。

别驾刘先、东曹掾傅巽等纷繁劝谏刘表,请他调回刘琦,遣使向曹操赔罪,割让南阳以抒难机。

孙权听周瑜一番阐发,蓦地觉悟,点头道:“公瑾所言极是,曹操自客岁征平河北,未及休整便南下,军卒久疲,而其所得袁氏之众,也一定尽数归附,实乃一群乌合之众。”

府衙当中,刘磐得知南阳谍报,也忧心不已,与蒯越商讨道:“大郎被曹军围在宛城,是否该出兵救济?”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