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轻取宛城,把贾诩拿捏得死死的[第2页/共2页]
“如此甚善,那就有劳张智囊了。”
贾诩先看了刘备那封,很通例的劝降信。
看着张绣急仓促的背影,贾诩如有所思,“刘备这送信使者,是偶然的,还是决计的呢?”
赵云拱手道:“常山赵云,字子龙,敢问先生是?”
张明看在眼里,了然于胸。
如此,贾诩已入张明瓮中,张明的目光,也朝南边看去。
锦囊内里鲜明又是一封信,上面写着三个字,“给贾诩”。
以后便是聘请张绣一起匡扶汉室,还百姓一个承平乱世,朗朗乾坤。
二问先生,曹操子侄,爱将皆丧于宛城,就算曹操不究查,试问先生让张将军如何安身?
下人正要去安排,却被赵云拦下。
……
“来人,备宴,我要好好接待一下师弟!”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先生睿智,当有所定夺。
赵云心中了然,难怪智囊会给他留下锦囊,看来自家这位师兄非常尊敬这贾诩的定见,而这贾诩也较着有刁难之意。
如果,我有三问。
“能不能南下,可就看你的了。”
赵云见此,也哈哈大笑起来。
张绣倍感不测,同时被刘备的信赖佩服,大喜之余,当即拜了主公。
张明的位次,仅在刘备之下,乃至还在关羽、张飞之上!
“传我将令,开城门,随我迎刘皇叔入城!”
“万一师弟苦劝,到时候我不太好回绝呀,这如何是好?”
“那我就尝尝,但是出自荆州?”
“文和先生放心,既然先生喜好,我必让先生常饮此酒,既然先生有此顾虑,无妨少饮,慢饮,等能常饮之时,再痛饮一番,如何?”
只是贾诩,固然对刘备非常恭敬,但只是称呼使君,而非主公。
未几时。
酒过三巡,张明找到贾诩。
“张智囊曲解,酒水虽好,但不知其出处,老是有所顾虑。”
“荆州虽好,但不能常饮,为之何如?”
方才落座,张绣便唤人安排酒宴,以宛城现在的环境,可见贰内心的确喜不自胜。
说完,张明敬了贾诩一杯酒,贾诩也一饮而尽,两人相视一笑。
这句话说得奇妙,张绣几乎应下,还好贾诩及时咳嗽,才让张绣已经到嘴边的话,又给生生咽了归去。
南阳张明就教文和先生,但是想要投降曹操?
在他下首,坐着一名中年文士,貌伟而庄,眉宇之间微皱,显得颇具霸气。
张绣又有些游移,随后不解道:“但是先生,你不是说,我们最好的归宿,是曹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