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威仪天下[第1页/共2页]
未几时,刘辩走了出去,二人膜拜施礼:“臣拜见陛下。”
刘辩不但要收伏何进部下的心,更要收伏天下百姓的心!
就在此时,内里有人大喊:“天子驾到,闲杂人等速速让步!”
卢植与朱儁相互看了一眼,他先说道:
刘辩此言一出,卢植和朱儁都非常震惊,放眼汗青,鲜有天子亲身监斩。
此时刘辩已经不再是阿谁被人轻视的幼年天子,而是深得民气的帝皇!
刘辩从马车上跳下,他双手微抬,让世人起来,说道:“众爱卿不必多礼,十常侍作歹多端,本日朕要亲身监斩!”
常日也有很多罪犯会在此斩首示众,可很少会公开处斩十常侍这类级别的人物。
“戋戋污血不值一提,朕昨日把斩首之事交由袁绍卖力,何进部下必然全数参加,朕此时不去更待何时。”
“克日他们更是目无国法,瞒着朕殛毙大将军何进,大将军保家卫国,为我大汉立下无数汗马功绩,若朕不治十常侍的罪,何故服众!”
顷刻间,全部法场的人都在照应标语,他们俯视监斩台上的刘辩。
“吾皇贤明,福临天下,大汉长存,千秋万载!”卢植和朱儁俄然大声大喊。
十常侍实际上共有十二人,都任中常侍职位,此中又以张让和赵忠为首。
此时法场已经人满为患,除了何进的部下外,另有很多百姓立足围观。
朱儁将信将疑,他不大信赖阿谁玩世不恭的少年天子,能在短短一夜之间有如此大生长。
刘辩得知,直接前去崇德殿会晤他们。
百姓如水,既能载舟,亦能覆舟。
他估计现在何进部下应以西园军为主,在洛阳稀有千兵马,若他们都能为己所用,那就不必再怕董卓。
按官职来讲,十常侍并非高官,但他们都是天子身边近臣,权力大得不成设想。
“故本日朕亲身监斩十常侍,朕要让天下人都晓得,即便位高权重者,也毫不能冷视国法,更不能做出伤害百姓,伤害大汉之事,不然一概问罪,毫不姑息!”
“陛下,监斩之事另派官员便可,不必陛下亲身出马,犯人的血会净化陛下龙体。”卢植劝说道。
“十常侍本是先帝身边近臣,先帝对他们信赖有加,朕还记得先帝临终前嘱托朕凡事不懂,皆可问张让,朕对他寄予厚望!”
刘辩把统统人的神采都看在眼里,他信赖绝大部分人都是对他大要恭敬,内心轻视。
“但是十常侍孤负了先帝的信赖,孤负了朕的厚望,他们恃宠而骄,瞒着朕横征暴敛,为非作歹,令百姓怨声载道!”
刘辩来到监斩台,他没有当即命令问斩,而是俯视在场世人,有人对他畏敬,有人对他猎奇,更有人暴露不屑。
刘辩的设法跟他们无异,要想收归何进部下,那就先得搞掂袁绍,不然难如登天。
“臣愿竭尽尽力帮手陛下,只是不知陛下要如何收归他们?”
汗青上董卓之以是能够称霸洛阳,就是因为他收拢了何进部下和丁原的兵士,不然他的兵力不会如此薄弱。
卢植和朱儁两员大将带领数百保护在前面开路,刘辩的马车跟在前面。
“二位爱卿平身,现在只要我们三人,不必多礼。”
兵士和百姓闻之,也跟着一起喊。
“吾皇贤明,福临天下,大汉长存,千秋万载!”
“吾皇贤明,福临天下,大汉长存,千秋万载!”
刘辩言辞激昂,公理凛然,他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大男人民,为了天下百姓。
“臣曾传闻袁绍最受何进信赖,现在何进一死,其部下必然以袁绍为首,若得袁绍首肯,收拢之事自是轻而易举。”
他刚起床,寺人便来汇报,说卢植和朱儁二人已在崇德殿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