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唇枪舌战[第1页/共2页]
“如此,我军占有天时、天时与人和也,那曹军虽盛,毫不是我军之敌。再说,主公结合荆州刘表,扰厥火线,断其粮草,曹聚焉能不退兵也。然,汝等却劝主公放弃先主之基业,更是将主公送于曹聚之虎口,其心可诛。”
“再说天时,我益州的确有天险,有蜀道难,难于上彼苍之说,但是,张鲁叛变,孟达反叛,曹聚雄师已经兵临雒县之下,天险已无。雒县城池高大,易守难攻,但是,诸位莫要健忘,曹聚奉天子令,谁敢包管城中没有想投降者,一旦城门翻开,诸位觉得,雒县是否还能守得住?”
公然,刘璋见黄权还要再劝,神采大变,怒声喝道:“黄权,汝若敢再言之,立斩不赦,汝等全都退下,孤要歇一歇。”
“人和,就更不消说了,老主公新丧,主公方才即位,益州不算很安宁,曹聚以天之名义南下,此民气所向,一定全在益州也。”
“哼。”法正冷哼一声道,“以西川气力,就算汉中不失,孟达不反,以曹聚雄师压境,我西川也只能自保罢了。而眼下,汉中失守,梓潼郡流派大开,曹聚十万雄师南下,围困我雒县,情势危急。”
“是故,天时、天时与人和皆不在益州,主公觉得,我军可否抗住曹聚雄师邻近也?”
刘备入川以后呢,对黄权也是极其重用,而在关羽被杀以后,刘备尽起西川之兵,要给关羽报仇,黄权也是尸谏,但刘备也是没听,这才招致夷陵之败,使得蜀国的国力一落千丈,成为三国当中最弱的一个。
“汝……”张任闻言大怒,当即再次大声喝道,更是筹办上前来,跟法正脱手。
说罢,法正神采一变,望着黄权,淡淡说道:“黄公衡,汝不是打动之人,又是我西川智者,如何会不知此中短长,却非要跟张任武夫一起,劝主公犯险。”
法正此言一出,刘璋等人皆是神采一变,这恰是他们最担忧的处所,若这个猜想是真的,只怕益州可就真的完了。
“再说荆州刘表,不知主私有几分掌控能压服其出兵也?主公能想到刘表,曹聚亦能想到,并且,如果正所料不错,只怕曹聚使者已经先一步达到襄城也。”
法正哈哈大笑道:“笨拙,张任,汝就是一武夫耳,涓滴不觉,汝之笨拙几近就要将主公献于万劫不复之地,真是笨拙也。”
“哈哈哈哈……”法正听了,俄然间哈哈大笑起来,手中长剑指着张任,微微颤抖着,好一会儿,才冷哼一声道,“笨拙,真是武夫之见。”
在刘璋期间,黄权力劝刘璋,千万不要迎刘备入川,说是刘备此人狼子野心,无端出兵互助,必有诡计,可惜刘璋不听,断送了西川基业。
“嘿。”法正插察言观色,见状心下嘲笑,淡淡说道,“如果主公不信,能够派人前去荆州刺探,再说是战是和亦不迟也。”
张任心下一惊,仓猝止住脚步,昂首向刘璋看去,却见后者的神采已经不善,正冷冷望着他,仓猝说道:“主公,末将方才之言……”
刘璋听了,抬眼望向法正,眼神中模糊有暖色,明显他再次被张任的这番话给打动了。
纵观黄权平生,能够总结出,他是个忠臣,却不太会说话,也就是说,他的脾气不太好,不晓得察言观色。
张任大惊,却也不敢说甚么了,只得恨恨地瞪了法正一眼,低头退下。
张任嘲笑道:“无知之辈,曹聚雄师虽盛,但以马队为主,倒霉于攻城,而我军有雒县城池之利,两边兵力相称,此曹聚不能胜我军之一也。其二,曹聚长途作战,粮草进犯路远,不如我军雒县粮草充沛。其三,主公父子对川民有恩,民气皆附,而曹聚无端进犯益州,乃不义之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