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三国之最强皇帝1》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362章 衣锦还乡(三)[第2页/共5页]

说着,王芬还真的行了个大礼,拜倒在了地上。

为何?众位看官请略略回想一下便知,当初袁绍的升迁之路,竟与现在的袁术一模一样,的确就是亦步亦趋。

顾不得细究王芬的目标,刘照从速把本身从干系内里往出择。

固然从大将军掾到侍御史再到中郎将,只不过是世家后辈迁升体例的一种成例罢了,因为不管是侍御史,还是中郎将,都是清贵、显望之职,对于非常看重本身的名誉、职位,又大部分没有实干之才的世家后辈,是最合适不过了。

有这个才气的,只要当今的天子刘宏,以及深得刘宏的看重、身负外戚、士人两大个人厚望的刘照。

席间,王芬向刘宏汇报了自冀州黄巾被安定以来,各地民生的规复环境,称冀州颠末这几年的疗摄生息,人丁富强,地步丰腴,已经成了一片乐土。

“王刺史过誉了,弁不过三尺之童,能有甚么见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我固然保举了一些人,可若非父皇贤明神武,破格任命,他们又哪来的机遇建功立业,为国度效力?我这个做儿子的,不过是跟在父皇身后,亦步亦趋,用心学习,才气有那么一点可观之才罢了。”

可如许的机遇何其可贵。固然袁术是公家后辈,但是年纪毕竟还不大,正处于遍历卿守,苦熬资格的阶段,能担负长水校尉,已经是得益于本身的崇高出身了。

遐想到王芬在汗青上的行动,刘照如有所思,不过,若要据此就思疑王芬想要谋反,却也有点入主为先、自在心证。是以,刘照不由得细心打量了王芬几眼,想从他的神采中看出一点端倪来。

那么,本身就该插手“倒弁”“倒何”的一方吗?

就算是袁术的叔叔袁隗,或是袁术的恩主何进,都没有这个才气,能够说,袁术当今走过的宦途,已经是他们才气的上限了。

只是,刚刚才称道了天子的圣德,现在又将冀州的功劳归于本身一身,王芬如此行动,就不怕引发刘宏的不满吗?他这么做,究竟是犯了士人的迂直脾气,还是想把本身放在炉火上烤?

说着,王芬还真的行了个大礼,拜倒在了地上。

至于刘照么,袁术更是不想低头——当年在袁逢的棺木前,袁术的傲慢激发了刘照的傲娇,成果,袁术不但没有盼到刘照的“礼贤下士”,反而被刘照也用冷冰冰的态度给顶了返来。而后,刘照更是对袁术来了个敬而远之,置若罔闻,这让袁术在绝望的同时,也憋了一肚子的气,就算有袁基居中补救,也终究没能说和下来。

但是,此时的袁术,却正在为这个“天作之合”忧心忡忡,坐卧不安。

君不见,遍数满朝的官职,能压住司隶校尉的,又能有几个?

是以,此次刘宏巡幸河间,北军五校一个很多,全数随行在侧。

可就因为袁绍也是顺着这条路迁升上去的,袁术便对这一再普通不过的任命,耿耿于怀起来。

那么,除了段圭、蹇硕,就没有其他“倒弁”“倒何”的权势了吗?

袁绍现在作为士人个人“重生代”的代表人物,不但在士林中的名誉大,朝堂上的声望重,更与弘农王刘照、大将军何进干系密切,仅凭此一条,能够预感,在将来的日子里,除非刘照个人、何氏一门倒了,不然的话,袁绍的职位,只会慢慢稳稳的上升。

屯骑校尉鲍鸿

比拟之下,没能秉承到父亲安国亭侯爵位的袁术,职位天然比袁绍低了一等,而长水校尉虽也权贵,却比不下属隶校尉大权在握。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