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 从征汝南(上[第1页/共4页]
荀贞看去,俱皆认得,一个是本县繁氏的后辈,名叫繁钦,一个是本县枣氏的后辈,名叫枣祗。故太守阴修在前年初上任时,曾带着各县的寇后辈行春,荀贞时为西乡有秩蔷夫,在西乡熟谙的这两小我。厥后,他为北部督邮,摈除郡北贪浊、捕拿犯警豪强,使得郡北为之一清,名声大噪,枣祗、繁钦又前厥后拜访过他。不过在拜访过后,两人对荀贞的评价分歧,繁钦暗里对人说:“闻其短歌一篇,本觉得文采飞扬,对谈方知寡然有趣。”繁钦是郡中驰名的才子,少年景名,以文才机辩著称,而荀贞那一篇《短歌行》倒是来自曹操,并非其本人所作,论文才只是个平常浅显,繁钦慕名而去,筹办了一肚子的文章辞赋,一谈之下却发明他无甚文才,自发他名不副实。枣祗对荀贞倒是大为奖饰,在和荀贞畅谈了一天一夜,回家后他父亲问他昨晚去哪儿了,他答复说是:“去见我们郡中的厥后魁首了。”“厥后魁首”四字倒是与孔融评价荀贞“后起魁首”四字一样,只不过枣祗说的是荀贞乃是颍川郡以厥后魁首,而孔融倒是在夸奖荀贞是海内诸州的后起魁首。所谓交友,交的都是同道中人,繁钦感觉荀贞不过如此,枣祗对荀贞大为推许,以是在厥后,繁钦与荀贞甚少见面,而枣祗却与他常有来往。
钟繇又嘟哝抱怨了几句,也就罢了,顿了一顿,转顾摆布,见荀彧、陈群等都走到了前边,身边无人,放低声音,说道,“贞之,我刚才与王主簿同来,在路上听他说,据朝中人言,张让对你与杜佑捕拿张直以及郭俊不秉公交,判处张直弃市极是愤怒,不过却因你军功显赫,荀氏、杜氏、郭氏并为天下王谢之故,以是虽成心寻你等费事,却也是无计可施。”王兰能被文太守辟为主簿,也是出身士族王谢,其族人有在朝中任官的,平时有手札来往,对朝中之事动静通达。
荀彧笑对荀贞说道:“我与兄方两月没见,兄就做出了好大一番奇迹,破黄巾,捕张直。兄可知否?这些天我父收到的朋友之信比客岁一年都多,信中都夸你,说你是我郡后起之英。”对荀贞获得的成绩,荀彧并无半点妒忌,他与他父亲荀绲的性子相仿,在为人办事上甚肖其父,年事虽不大,沉稳慎重。
“是啊,仲兄觉得如何?”
孔融与陈纪、陈群很熟,后代有个成语叫“纪群之交”,说的就是孔融、陈纪、陈群三人的故事。孔融本与陈纪为友,因为陈群早慧聪明,令他诧异恭敬,故此他又与陈群为友,对陈纪改行长辈之礼。孔融有高才,固然性宽和少忌,不拘汹,但本质上是一个高傲的人,厚交未几,能获得他喜爱的人未几,而为了与陈群为友,他却竟甘心改对陈纪行长辈礼,这是一件雅事。他见荀爽慨叹,笑道:“荀公隐居汉滨十余年,著作等身,天下重之,今出为豫州别驾,此乃潜龙之出渊也,正该英勇昂扬之时,缘何反慨叹春秋之变幻?”
两汉游学之风极盛,各地的饱学夙儒多设馆授学,於当下来讲,最着名的私学约莫应是北海郑玄所办之学馆了,弟子常数千,此中不乏天下名流,如崔琰、国渊、郗虑、孙乾等。荀贞的旧识,现为颍阴主簿的秦干也是郑玄的弟子。单就颍川来讲,阳翟郭氏、许县陈氏等也办的有私学。西乡三老宣博幼年时就在郭氏的私学里学过律法,——宣博虽只是一个乡老,也设的有学馆,时髦、宣康等就是他学馆里的弟子。荀氏也有私学,荀淑活着时,李固、李膺等名流都师从过他,荀淑归天后,逢上党锢,荀氏便收缩了私学的范围,现在主如果面对本族后辈,外姓的未几,文聘算是一个,别的就没几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