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三国之最风流》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7 遍观郡北(上)[第1页/共7页]

“都不如何了?”

“俺们阳城有一个大名士,你知是谁么?”

豪强大户和官吏勾搭逼迫百姓,天下各地皆有。西乡也有,如第三氏,又如高家。高素连时髦的前任、前乡佐黄香都敢打,相中了程偃的老婆就筹办强取豪夺,放肆到何种程度?何况只是少缴、不缴口算钱?也就是荀贞,有荀氏的背景,又获得县令、太守的看重,自家也有狠辣的手腕,这才气诛灭第三氏,佩服高家,压抑住别的的乡中大姓不敢乱来。

“你瞧,北边就是颍水。凡临水处,必有灵秀会聚。我猜,你们这个里必定出过朱紫。”

他把宣康、小任召至身边,问道:“叔业,小任,你们可知昆阳之战么?”

一起缘河向西北,他远观乡邑,近看山川,若遇丘陵、密林之处,便停下来察看一番;如再有古疆场之地,也会驻马细观。如此这般,行速甚缓,一天下来才走了二三十里地。

“此谣早就唱遍了天下。”

当晚,在亭舍住了一夜。第二天,早夙起来,付过饭钱,复又赶路前行。

又行十余里,入了阳城县界,遥见极远的六合交代处有一抹青黛。荀贞乘坐顿时,手搭凉棚,极目了望,说道:“前边那抹绿处应就是嵩山了吧?”

“嗟乎!当当时也,汉之主力正围攻宛城。昆阳若失,则莽军南下再无停滞,以数十万众挟拔昆阳之威,进击宛城,汉军主力内有宛城未克,外又有劲敌来袭,表里受困,如何抵挡?汉必亡也。此诚危急存亡之秋,怎能不‘勇’?司马法云:‘凡战,智也。斗,勇也。阵,巧也’。因有智,故有勇。晓得了不战则死,才会奋不顾死。诸将无智,看不出此战干系存亡,以是不知世祖天子为何临小敌怯,又为何临大敌勇!”

“那孩童们唱的儿歌你也听到了。天子圣明不圣明,俺一个鄙人,不晓得,但郡里的牧守、县里的长吏们体恤不体恤小民,俺倒是晓得。”

小任刚给荀贞说过本身家里过过的那些苦日子,此时又听到这个里监门的气愤倾诉,对他们这里的百姓非常怜悯,说道:“你们每年都要缴这么多的口算钱么?”

他在就食荀贞门下前,连饭都吃不饱,现在跟了荀贞,不但衣食无忧,且因办事得力、忠心耿耿,得了荀贞的信赖,被委以“掌管外库”的重担。——荀贞把本身的钱分红了两份,一份是内库,由唐儿掌管;一份是外库,由他办理。虽说这钱不是他的,但只要自家忠心,以荀贞的刻薄慷慨,还会少得了他?好好干上几年,别说结婚,做个大族翁也不难。

——訾算,即财产税。家訾一万,交一百二十钱的税。“自占”就是本身向衙门申报、注册、登记家訾。依法,“自占”如有坦白、不实等环境,是要遭到重罚的。

“訾算?訾算如何了?”

“你这行客,刚夸了你聪明,怎又胡涂了?俺们里既名为解里,里中天然都是姓解,杜公又如何能够是俺们这儿的人?……,不过俺说的这个本里朱紫,倒是确与杜私有关。”

“郡守或许是有贤名,县里的长吏们?嘿嘿,嘿嘿。”

“早四五年前,还没缴这么多。当时虽也多缴,可多也不过二三百钱。自从上任县君始,口算钱就多了起来。到了这一任县君,更加多了。”

里监门踌躇半晌,说道:“你们站在这儿别动,我给你们取些水来。”

里监门嘲笑连连,掐着指头给他们算:“只从本年正旦至今,不敷三个月已收了十次算钱。客岁一年,统共收了三十六次算钱,均匀一个月三次,每人总计缴了六百余钱!……,每个月总有那么几次,乡吏下来收口算,从早到晚不断歇,狗能叫喊上一夜!十来岁的孺子,不满十五岁,本来只该交口钱二十三,却也要按十五以上来交!一样是每人每年六百余钱。”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